第二節? 選礦工藝流程
選礦工藝是由選前的礦石準備作業、選別作業、選后的脫水作業所組成的連續生產工藝。
一、選前的準備作業
選前的準備作業通常分破碎篩分作業和磨礦分級作業兩個階段進行。首先由采礦場送來的原礦,經過破碎機破碎,而后經篩分機進行篩分,再
將篩分后的細礦送到磨礦機磨成粉狀,并通過分級機分級,使原礦中的有用礦物和脈石達到單體解離,得到滿足選別要求的粉礦漿。
二、選別作業
選別作業是將已經單體解離的礦石,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使有用礦物和脈石分離的工序。最常用的分選方法有:
(一)浮選法
浮選是依據各種礦物表面性質的差異,在浮選機中添加適當的藥劑,從礦漿中借助于氣泡的浮力,達到選分礦物的目的。一定濃度的礦漿加入各種浮選藥劑,在浮選機內經攪拌并充氣產生大量的彌散氣泡。呈懸浮狀態的礦粒與氣泡碰撞,一部分可浮性好的礦粒附著在氣泡上,上浮至液面形成泡沫產品,通常是精礦;未浮礦物留在礦漿內,通常稱為尾礦。
(二)磁選法
磁選法是利用各種礦物的磁性差別,在不均勻磁場中實現分選礦物的一種選礦方法,磁選是在磁選機中進行的。當礦漿進入分選空間后,磁性礦粒在不均勻磁場作用下被磁化,從而受磁場吸引力的作用,使其吸在圓筒上,并隨之被轉筒帶至排礦端排出;非磁性礦粒由于所受的磁場作用很小,仍殘留在礦漿中。此法主要用來處理黑色金屬礦石中的稀有金屬礦石,以及一些非金屬礦石的分選。
(三)重選法
重選法是根據礦粒間密度(或比重)的差異,因而在運動介質(水、空氣或重介質)中所受重力、流體動力和其他機械力的不同,從而實現按密度分選礦粒群的過程。重選法按其原理,可分為分級、洗礦、跳汰選礦、搖床選礦、溜槽選礦和重介質選礦。其中前兩類主要是按粒度分選的過 程,后四類主要是按密度分選的過程。另外,還可根據礦物的導電性、摩擦系數、顏色和光澤等不同來進行選礦,如電選法、摩擦選礦法、光 電選礦法和手選法等。
三、選后的脫水作業
被選出的礦石產品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這不利于運輸和冶煉加工。因此,在運送冶煉前,必須脫除礦石產品中的水分。脫水作業一般分為如下 幾個階段:
(一)濃縮
濃縮是在重力或離心力的作用下,使選礦產品中的固體顆粒沉淀,脫去部分水分的作業。濃縮通常在濃縮機中進行。
(二)過濾
過濾是使礦漿通過一透水而不透固體顆粒的間隔層,達到固液分離的作業。過濾是濃縮以后的進一步脫水作業,一般在過濾機上進行。
(三)干燥??
干燥是脫水的最后階段,它是通過加熱蒸發來減少礦產品中的水分。但只有在脫水后的精礦還需要進行干燥時才用。干燥作業在干燥機中進行 ,也可利用其他干燥裝置。礦石經過選礦后,可得到精礦、中礦和尾礦三種產品。分選后得到的有用礦物含量較高,適用于冶煉加工的最終產 品叫做精礦;選別得到的中間礦、須進一步進行處理的產品,叫中間礦;選別后,其中有用礦物含量很低,不需要進行再處理的產品,叫做尾礦。
四、礦石的運輸作業
礦石從采礦場運送到選礦廠,一般是使用電機車或汽車運送,在選礦車間內各工序之間運送礦產品或物料,一般是用帶式輸送機進行的。精礦
通過列車或汽車運送到燒結廠或球團廠,尾礦通過管道排送到尾礦庫。
?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技術安全措施
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主斜井設備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方案
管路維護工崗位作業書
煤礦二礦一期工程B1標段主平硐K0+678…
1#主井塔內起重機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擴能)開發利用方案
習慣性違章作業產生的原因、危害分析…
露天礦開采工藝
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礦井停產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非煤礦山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礦井下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
冬季“三防”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