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我礦主水倉儲水量的穩定,以及在施工過程的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1、施工時間:2011年7月 日——2011年7月 日
2、施工工程量: 立方煤泥。
3、施工隊組:機安隊
4、施工隊負責人:高海柱
5、施工工作制:兩班作業(早8:00-16:00中16:00-24:00)要求跟班隊長主負責。
二、施工技術措施:
(一)、施工前準備工作:
1、施工前先安裝一臺風機,要求風機與電源實現瓦斯電閉鎖,一旦瓦斯超限實現閉鎖工作,其次準備一定數量的礦車保證煤泥塊的運輸。
(二)、ZQ-ⅢY型水倉自動清挖系統
一)、系統調試
1、各設備單臺調試完畢,空運轉試車正常。
2、各設備操作人員到崗,做好啟動前準備,檢查管路連接牢固、可靠。
3、向水倉內操作員發出信號,攪拌設備啟動,打開靜壓水,沖擊煤泥造漿。啟動攪拌車。
4、煤泥和水比例大約達到6:4時(煤泥成糊狀),啟動煤泥輸送泵。倉內操作人員密切注意設備運轉情況。
5、倉口操作員啟動緩沖攪拌罐,煤泥充滿后啟動壓濾機壓濾泵。
6、觀察入料壓力,達到0.6MPa,調節馬達溢流閥,壓濾泵馬達牌溢流狀態。
7、卸料最佳壓力由實驗獲得,最高壓力不要超過0.6MPa,以煤餅成固體狀為準。通過數次觀察,找到卸料合理壓力。
8、倉內煤泥攪拌和輸送應服從倉外指揮,并隨時觀察煤泥是否有涌倉危險,靜壓水要盡量打遠,使煤斷線緩慢淌下。
9、設備正常處理煤泥2小時,系統調試完畢。
二)、煤泥清挖和處理工藝。
1、煤泥清挖工藝:
如下圖所示為煤泥清挖工藝流程,煤泥清挖工藝有兩種設備組合,一種是NB15礦用泥漿泵安裝在MQ-2攪拌車上,該組合適用于大巷道截面水倉或粗煤泥比例較大水倉的清挖,攪拌車載可沿截面攪拌,范圍大、攪拌充分,泥漿泵輸送;第二種是NB15礦用泥漿泵和RJ-3軟軸攪拌器一起安培在平板車上,煤泥靠軟軸攪拌器局部攪拌,泥漿泵輸送,該組合適用于小截面巷道或沒有精顆粒煤泥的水倉;
1)工作前,應巷道橫截面打圍堰,將攪拌設備圍在圍堰以內,圍堰高度500以上,目的是形成有效地攪拌溶池,使水倉底部的粗顆粒可充分攪起,形成懸濁液;
2)設備開支前應先打開靜壓水,沖擊煤泥,估計泥水比例大約6:4時,開動攪拌機或軟軸攪拌器,;靜壓水壓力不小于2.0MPa,流量不小于10M3/h,應安裝球形閥門以便隨時控制流量;
3)煤泥攪拌均勻成粥樣流體后,開動礦用泥漿泵,煤泥輸送到攪拌缺罐;隨時觀察礦用泥漿泵的工作情況,有異常振動應立即關泵;泵的吸口始終保持暢通,泥漿泵不能吸空,更不能吸真空。
4)清挖一定長度后(一般6-8米左右),圍堰應向前移動,以免攪拌池過大;移動圍堰前,要抽干內煤泥水,可以打開泥漿泵的吸口三通球閥,用側吸管抽干煤泥水,個別死角煤泥人工清理一下。
2、煤泥處理工藝
煤泥處理工藝也有兩種設備組合,一是雙向雙作用壓濾機與緩沖攪拌罐組合,適用于細煤泥的處理,大體上倉口10米以后2mm以下顆粒占90%以上的水倉煤泥可先用該種組合;二是雙向雙作用壓濾機與粗分機組合,適用于2mm以上顆粒達50%的中央水倉或以粗煤泥為主的采區水倉的煤泥處理。
煤泥處理的工藝流程:
1)雙作用壓濾機與緩沖攪拌罐配套:
①攪拌罐充滿后啟動壓濾機壓濾泵,攪拌器應連續工作,煤泥應充分攪拌均勻;
②入料壓力達到0.4-0.6MPa,壓濾機卸料,檢查濾餅含水程度,調整入料壓力,直到理想濾餅為止。
③煤泥顆粒細、粘度大,發生濾餅包水情況時,應適當加大入料壓力,延長壓濾時間,反復多打壓幾次。
④煤泥顆粒粗大,成餅效果差時,應適應降低入料壓力,提高入料濃度(攪拌時減少靜壓水)。
2)雙向雙作用壓濾機與粗分機配套:
①啟動粗分機,水倉煤泥首先送到粗分機上,分離的粗煤泥裝入皮帶或礦車,細煤泥的攪拌罐內充滿后啟動壓濾泵;攪拌罐不能空,物料低于下限時應及時關閉壓濾泵。
②其他同上。
三)、系統使用、操作與維護
1、使用單位必須指定經專門培訓的操作人員操作設備,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使用說明書,參加專門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
2、嚴格按設備操作說明書操作和使用設備,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查清故障并排除后方可繼續運轉。
3、系統啟動時,各設備應協調一致,確保管路暢通后方可啟動。停車后應使用靜壓水清洗管道,防止管路堵塞。
4、按各設備使用說明書操作和保養。
四)、注意事項
1、入料壓力達不到0.6MPa,入料流量明顯下降時,說明壓濾泵定子已磨損,應及時更換。
2、倉內礦用泥漿泵流量下降明顯,定子發熱,要關泵檢查吸口,吸口無堵塞,應考慮更換定子。
3、濾布如有損壞必須及時更換,每次卸料后濾布四周要清理干凈,嚴禁板間夾帶煤泥。必要時要用靜壓水清洗。
4、操作時注意濾板排列要整齊,防止壓壞濾板。
5、系統工作必須有一個人統一指揮,倉內外設備工作協調一致。
以上措施須經相關人員會審并經總工批準,機電科派專人進行培訓,施工隊組認真學習后,嚴格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