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要求
1.1選用高壓開關設備的技術措施
(1)所選用的高壓開關設備除應滿足相關國家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電網公司《交流高壓斷路器技術標準》、《交流高壓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技術標準》、《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標準》,嚴禁選用已明令停止生產、使用的各種型號的開關設備。曾造成重大事故的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種型號產品,在未采取有效改進措施前禁止選用。
(2)高壓開關設備應選用無油化產品。
(3)切合電容器組應選用開斷電容電流無重擊穿及適合于頻繁操作的斷路器。
(4)對于頻繁啟停的高壓感應電機回路應選用SF6斷路器或真空斷路器、接觸器等開關設備,其過電壓倍數應滿足感應電機絕緣水平的要求,同時應采取過電壓保護措施。
1.2新裝設備和檢修后開關設備的技術措施
(1)設備的交接驗收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和電力行業有關標準要求進行,不符合交接驗收標準不能投運。
(2)新裝及檢修后的開關設備必須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產品技術條件及有關檢修工藝的要求進行試驗與檢查。交接時對重要的技術指標應進行復查,不合格者不準投運。SF6開關本體大修后應進行交流耐壓試驗。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瀏覽更多信息
(3)斷路器機械特性是檢修調試斷路器的重要質量指標,也是直接影響開斷和關合性能的關鍵技術數據。各種斷路器(包括真空斷路器)在新裝和大修后必須測量機械行程特性曲線、合-分時間、輔助開關的切換與主斷口動作時間的配合等特性,并符合技術要求。制造廠必須提供機械行程特性曲線的測量方法和出廠試驗數據,并提供現場測試的連接裝置,不得以任何理由以出廠試驗代替交接試驗。
1.3預防斷路器滅弧室事故的措施
(1)各運行、維護單位應根據可能出現的系統最大運行方式,每年定期核算開關設備安裝地點的短路電流。如開關設備額定開斷電流不能滿足要求,則應采取“限制、調整、更換”的辦法,以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具體措施如下:
1)合理改變系統運行方式,限制和減少系統短路電流。
2)采取限流措施,如加裝電抗器等以限制短路電流。
3)在繼電保護上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控制斷路器的跳閘順序等。
4)將短路開斷電流小的斷路器調換到短路電流小的變電站。
5)更換成短路開斷電流大的斷路器。
(2)開關設備應按規定的檢修周期和實際短路開斷次數及狀態進行檢修,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
(3)當斷路器液壓機構打壓頻繁或突然失壓時應申請停電處理。在設備停電前,嚴禁人為啟動油泵,防止由于慢分而使滅弧室爆炸。
1.4預防絕緣閃絡、爆炸的措施
(1)根據設備運行現場的污穢程度,采取下列防污閃措施:
1)定期對瓷套或支持絕緣子進行清掃。
2)在室外40.5kV及以上電壓等級開關設備的瓷套或支持絕緣子上涂防污涂料或采用增爬裙。
3)采用加強外絕緣爬距的瓷套或支持絕緣子。
4)采取措施防止開關設備瓷套滲漏油、漏氣及進水。
5)新裝投運的開關設備必須符合防污等級要求。
(2)新裝、大修72.5kV及以上電壓等級斷路器,絕緣拉桿在安裝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開裂起皺、接頭松動及超過允許限度的變形。除進行泄漏試驗外,必要時應進行工頻耐壓試驗。運行的斷路器如發現絕緣拉桿受潮,烘干處理完畢后,也要進行泄漏和工頻耐壓試驗,不合格者應予更換。
(3)充膠(油)電容套管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進水和受潮,發現膠質溢出、開裂、漏油或油箱內油質變黑時應及時進行處理或更換。大修時應檢查電容套管的芯子有無松動現象,耐壓試驗前后應該做介損和電容量試驗。
(4)套管和支持絕緣子各連接部位的橡膠密封圈應采用合格品并妥善保管。安裝時應無變形、位移、龜裂、老化或損壞。壓緊時應使用力矩扳手(要求制造廠提供力矩值)、均勻用力并使其有一定的壓縮量,避免因用力不均或壓縮量過大而使其永久變形或損壞。
(5)斷路器斷口外絕緣的爬電比距應不小于安裝地點污穢等級相應的相對地標稱爬電比距的1.15倍,否則應加強清掃工作或采取其他防污閃措施。
民用住宅建筑的配電方式和安全措施
電纜橋架積灰清理
機修、電氣防護
電氣保護、儀表專業危險點控制措施
熱控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
無線電通信設備的防雷措施
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隱患…
臨時用電作業風險分析及安全措施表
車間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配電箱安裝及使用安全要求
保證電力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的組織措施…
怎樣進行線損分析
防臺防汛安全措施
焊接立焊時的操作方法
跌落式熔斷器的正確操作方法
用電設施接地安全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