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為保證發電機轉子集電環更換工作順利進行,更換質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安全、技術要求。
適用范圍
發電機轉子集電環的更換工作。
3.依據標準
《俄產發電機檢修技術導則》。
汽輪機電機修理手冊。
《TBB-500-2EY3型三相同步汽輪發電機技術說明和運行規程》
4. 技術要求內容
4.1 工器具,備件、材料準備到位。
4.2使用鋼板尺和游標卡尺詳細測量集電環拆卸前的尺寸和相對位置標記并記錄。
1)測量內外兩集電環之間的距離尺寸。
2)測量集電環端面到套筒端面之間的距離尺寸。
3)測量集電環對轉子軸的軸向位置尺寸(從集電環端面到最近的軸尾部軸肩的距離)。
4)測量集電環對地絕緣電阻的數值并做記錄。
5)在拆卸部件和待裝部件上打入鋼字頭標記,以免錯裝、漏裝。
4.3 拆卸勵磁機側半聯軸器,風扇和集電環等部件時,要做好安全防護及防火措施。并將拆卸的部件按定置圖要求放置到檢修場所,并妥善保管。
4.4拆裝聯軸器、集電環,風扇等部件時一定要嚴格執行下表溫度控制要求,避免超溫造成設備損壞。
加熱溫度控制要求:
零件名稱 加熱溫度℃
安裝時 拆卸時
集電環端半聯軸器 250~270 270~300
集電環 250~270 260~280
集電環側風扇環 200~220 220~240
4.5聯軸器、風扇環、集電環等部件拆除時,用力要均勻避免蠻力造成部件損壞。
4.6 拆卸集電環后測量并檢查、清理環下云母絕緣層。使用5mm厚環氧絕緣套筒,替代原云母絕緣層,并保證與集電環銅套內徑合理裝配(此公差配合尺寸需施工單位依據現場集電環裝配的實際情況核算、確定)。
4.7檢查內外集電環引線,導電螺釘和壓緊螺釘,對損壞的部件進行更換。
4.8檢查風扇下絕緣套的絕緣情況,如絕緣破損,必須進行更換。
4.9回裝內、外集電環時,應使用專用烘箱將待裝集電環均勻加熱至規定溫度(見上表)裝入。嚴禁使用焊槍加熱,以免集電環表面受熱不均,影響集電環的使用壽命。
4.10集電環安裝后的尺寸,偏心度小于0.05mm。通過在圓周上至少四個等分方位直徑實測尺寸,計算出最大偏心度數值和不平度尺寸,借此確定車削量。
4.11集電環的車削、磨削,拋光工作需在轉子盤車狀態下進行。車削、磨削后的集電環偏心度要小于0.05mm,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1.6。
4.12為保證集電環表面形成保護膜,使集電環具有耐磨性和穩定性,在發電機并網后,應有研磨電刷的工序,在轉子勵磁電流為額定值的30~70%情況下運行(在保證發電機安全穩定運行的情況下,勵磁電流盡可能小),時間約為10~15小時。
4.13 集電環更換的具體施工方案,需施工單位依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
4.3安全注意事項。
4.3.1嚴格執行《電業工作安全規程》,工作票及現場安全措施齊全完備。
4.3.2明確各級安全人員及工作人員責任。
4.3.3拆卸和安裝集電環時要注意安全,文明施工防止撞傷集電環,風扇等部件。
4.3.4加熱時嚴格執行溫度控制,以免過熱、損壞集電環和風扇附件。
4.3.5工作中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避免人員受到傷害。
4.3.6注意現場臨時電源線,以免觸電。
4.3.7工作現場設置隔離帶,注明“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
4.3.8工作時使用的工器具應定置擺放。
4.3.9磨削時,角向磨光機磨削方向禁止人員站立、停留。
4.4環保措施:
4.4.1檢修現場地面鋪橡膠板,防止工作中廢棄物及油污滴落地面造成環境污染。
4.4.2檢修場所準備好廢棄物回收桶,及時將檢修廢棄物回收。
民用住宅建筑的配電方式和安全措施
電纜橋架積灰清理
機修、電氣防護
電氣保護、儀表專業危險點控制措施
熱控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
無線電通信設備的防雷措施
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隱患…
臨時用電作業風險分析及安全措施表
車間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配電箱安裝及使用安全要求
保證電力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的組織措施…
怎樣進行線損分析
防臺防汛安全措施
焊接立焊時的操作方法
跌落式熔斷器的正確操作方法
用電設施接地安全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