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
|
序號
|
評 價 內 容
|
檢查
結果
|
|
安全
管理
|
1
|
建立了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
|
|
2
|
制定了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安全費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制度、勞動防護用品(具)及保健品發放管理制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臺帳、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
|
|
|
|
3
|
編制了各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技術規程等
|
|
|
|
4
|
從業人員300以下的配備至少1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300以上的設置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至少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
|
|
|
5
|
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
|
|
|
安全教育與培訓
|
6
|
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監部門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
|
|
7
|
特種作業人員經有關部門的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書
|
|
|
|
8
|
新入廠從業人員全部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從業人員每年經安全生產培訓并考核合格
|
|
|
|
生產作業場所管理
|
9
|
廠房、作業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工藝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
|
|
10
|
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車間、倉庫與員工宿舍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且與員工宿舍保持符合規定的安全距離,危險化學品必須專庫儲存
|
|
|
|
11
|
未采用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藝、設備
|
|
|
|
12
|
生產作業場所配備了符合國家規定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定期進行職業衛生檢測、檢驗,并為從業人員進行職業病檢查
|
|
|
|
13
|
為從業人員配備了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
|
|
|
劇毒品
管理
|
14
|
倉庫保管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
|
|
15
|
建立了五雙制度,并嚴格執行,定期查對帳物,收發使用臺帳完備,簽字規范
|
|
|
|
16
|
劇毒品(廢棄包裝物)必須專庫儲存,選址合理,二級以上耐火等級,陰涼通風
|
|
|
|
17
|
含氰電鍍車間防盜、領料桶專用
|
|
|
|
裝置安全評價
|
18
|
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每年對生產、儲存裝置進行安全評價
|
|
|
19
|
對安全評價報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及時進行了整改
|
|
|
|
20
|
生產、儲存裝置的定期安全評價報告書已報當地安監部門備案
|
|
|
|
重大危險源管理
|
21
|
按照《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辨識、確定了本企業的重大危險源
|
|
|
22
|
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定的重大危險源的檢測、評估和監控措施,并對重大危險源定期進行檢測、檢查
|
|
|
|
23
|
建立了本企業的重大危險源的檢查檔案,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當地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
|
|
|
事故應急管理
|
24
|
按照國家安監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的要求編制危險化學品事故預案和其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
|
|
25
|
建立了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或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的事故應急救援人員,配備了義務消防隊
|
|
|
|
26
|
配備了必要的應急救援藥品、器材、設備,并定期進行檢測、檢驗和維護保養,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開展事故應急救援的演練
|
|
|
|
27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已報當地安監部門備案
|
|
冶金鐵路車輛現場事故救援技術研究與…
高溫液態金屬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鑄造車間通風除塵技術
煉鋼廠煤氣危險源(點)管理控制措施
轉爐冶煉高碳低磷鋼氧槍“氮攪”工藝…
低碳低硅鋼的冶煉實踐研究
冶煉煙氣脫汞技術進展
焊口熱處理安全措施
焊工崗位危險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應…
乙炔氣割槍回火處理措施
焊接作業安全要求
ASM焊線機操作指導書
氬弧焊作業指導書
電烙鐵使用的注意事項
轉爐煤氣回收的安全措施
煉鐵廠冬季“四防”安全生產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