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一) 編制目的
為有效應對突發性重大事故,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將突發性供水事故損失降到最小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城市供水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本突發性供水事故是指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嚴重損失或水源被嚴重污染危及飲水安全的事故。包括水源、水質污染(含)和供水設備重大事故。
(二)
本預案編制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重慶市重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災難應急預案》、《重慶市三峽庫區流域水環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重慶市環境保護系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暫行辦法》和《城市供水條例》及相關技術標準。
(三)應急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職責明確、平戰結合、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1.以人為本,高效及時
本著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和其他損失的原則,在處置飲用水源安全事故時,優先開展搶救人員的緊急行動,同時關注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防護。救人排險,高效及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飲用水源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統一協調,分工負責
建立職責明確、規范有序和高效到位的應急指揮體系,形成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統一協調和常備不懈的應急保障體系,實行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分級響應。完善應急處置運行機制,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統一指揮,防止延誤應急處置工作。事故發生后,按事故等級及時、高效的響應行動,控制事故的蔓延,消除事故后果,減少因輻射事故造成的危害,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轄區內發生的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處置。具體包括:
(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為傳播途徑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等污染飲用水源,由此可能導致或已經出現腹瀉病、傷寒、霍亂、甲型肝炎等(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的污染事件。
(2)化學性污染。一切劇毒、有害化學物品(如氰化物、砷、汞、六價鉻、亞硝酸鹽、農藥、氨氮、石油類、磷等)污染飲用水源,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污染事件。
(3)其他突發事故。如藻類暴發、干旱、洪水、季節性斷流等。
二、水廠水源衛生防護和取供水生產衛生管理
(一)合理劃定水源保護區
根據國家頒發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劃定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并經常巡視,及時處理影響水源安全的問題。
(二)水源保護標準牌
對從湖泊、塘庫或江河取用的地表水源,取水點周圍半徑100m或取水點上游1000m至下游100m水域內,不得從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動,并設置明顯的保護范圍標準牌。
(三)供水廠制水設備及環境安全
1.供水廠生產區域內要建立圍坪進行隔離,生產區外圍30m范圍內不得設置生活居住區,不得修建滲水廁所和滲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糞便、廢渣和修建污水渠道。
2.購買和使用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要符合衛生安全和產品質量標準,所購產品應附省級以上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庫,按品種、批次分類貯存待用,避免混雜,防止污染。
3.各類貯水設備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網末梢做到定期放水清洗,防止水質污染。
4.水處理設施、設備、管網投產前及修復后,要嚴格沖洗、消毒,經水質檢驗合格后方可正式通水。
5.水處理藥劑和消毒藥劑的貯存做到通風良好,防潮、防腐蝕,防止二次污染,同時儲備足夠的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理物資。
6.搞好環境衛生及綠化工作。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應急領導小組
負責轄區內飲用水源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的指揮協調工作,組長由主要領導擔任,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應急現場工作組。
(二)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
1.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領會本《預案》精神。
2.統一部署應急工作,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根據實施情況,及時修訂完善《預案》。
4.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安撫工作。
四、突發水廠水源污染事件的監測預警
(一)做好水質監測,水
廠要按照規定和要求,嚴格做好入廠水和出廠水的水質常規監測,加強對水源保護區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二)組織應急演練,儲
存應急備用物資,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三)保障連續安全供水
進行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或檢修施工之前,必須制定供水保障措施;工程完工后必須嚴格進行清洗消毒,經水質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為保證連續安全的要求,關鍵設備應有一定的備用量,設備損件應有足夠的備品備件。
五、突發事故的響應及處置
(一)組織力量及時反應,重
大供水事故一經上報確認后,應急小組應立即啟動本《預案》。由領導小組立即組織力量,及時趕到事故現場,保護現場,查找原因,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原因、影響范圍和程度等基本情況進行初步調查分析,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根據事故性質,分別向當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同時,根據上級要求和具體情況及時向有關用戶通報情況,迅速開展搶險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果斷處置,正確應對
1.水源水質污染
在接到水源可能被污染的報告后,應立即關閉所有供水閥門,領導小組成員及時趕到取水點,調配相應物資,做進一步的觀察處理。經處理后出廠水仍達不到水質標準,特別是微生物學指標和毒理學指標嚴重超標時,停止取、供水。同時做好以下工作:
(1)向區級水務、環保、衛生、公安部門報告和當地政府報告。
(2)尋找污染源。
(3)向有關用戶通報水源可能被污染的情況。
(4)待區級環保部門和衛生部門出具調查結論后,若沒有問題或不危及飲水安全,則立即恢復取水、供水;若確認水源被污染危及飲水安全,則待污染問題得到解決并對制供水設備和管網進行清洗消毒后再恢復供水。
(5)積極協調臨時供水。在必要和有條件時,可組織罐車向重要單位、重點用水人群送水。
2.事件
接到反映或發現可能被,應立即關閉相應段供水閥門。水源可能有毒,停止取、供水。并做好以下工作:
(1)向當地政府和水務、環保、衛生、公安等部門報告。
(2)向有關用戶通報水源可能被污染的情況。
(3)積極協調臨時供水。在必要和有條件時,可組織罐車向重要單位、重點用水人群送水。
(4)待區級環保部門和衛生部門出具調查結論后,若沒有問題或不危及飲水安全,則立即恢復取水、供水;若確認水源被污染危及飲水安全,則待污染問題得到解決并對制供水設備和管網進行清洗消毒后再恢復供水。
(三)事故調查事后處置
1.供水廠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的書面報告,并上報有關單位。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修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等。
2.供水廠在重大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后5日內正式向區級水務部門提交重大事故調查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及影響的范圍和程度;發生事故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和效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經驗教訓和建議等。
3.事故處理完畢,經有關單位同意及時恢復供水。在恢復供水前,必須對有關供水設施進行重新清洗、消毒。
(四)其他要求
根據本《預案》內容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等相關要求,須對出現水源、水質被污染供水設備重大事故以及雷擊、洪澇等災害出現的可能制定對應性細化措施,儲備必要物資,做好相應處置的準備和預案演習。
六、應急保障
(一)組織保障
水廠水源地、水質及農村人飲安全事故是關系到群眾利益的一件大事,各村、社、企業、單位以及個人都有義務服從統一調度和積極參與,鎮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統一指揮和全面協調。
(二)資金保障
鎮財政每年預算水廠水源地、水質及農村人飲安全應急專項資金5萬元。
(三)通信保障
應急指揮部的值班室設在農業服務中心,有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報警電話:02379497001
(四)醫療衛生保障:馬
馬喇鎮衛生院負責鄉內水廠水源地、水質安全及農村人飲應急事故的治療和救護工作。
七、本預案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馬喇鎮2024年轄區內水廠水源地、水質…
學校傳染病應急處置預案
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急處理演練腳本
企業節后復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傳染病應急預案
社區衛生服務站突發公共衛生救援應急…
某小學公共衛生安全應急預案
企業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樣式)
建設公司疫情期間復工復產防控工作方案
某公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工廠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建筑工地復工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應急預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項…
職業衛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