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急避險的方法
當作業場所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后,如果能采取正確的現場應急、逃生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死亡及出現后遺癥的可能性。因此,每個職工都應熟悉急救、逃生方法,以便在事故發生后自救互救。
1、及時發現危險征兆
事故發生之前,作業現場往往會出現某種異常現象。如有異常聲響、振動、特殊氣味,警報裝置發出報警信息等。作業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隨時注意現場的狀況,及時發現出現的異常情況,并能夠從這些異常情況中判斷出危險征兆。
2、采取應急對策
迅速反應和采取正確的措施,是轉危為安的關鍵。通常的應急對策是:及早發現現場的危險征兆,贏得時間;迅速查明危險所在的部位,正確判斷危險出現的原因;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危險,或及時報告。如果判斷事故即將發生,來不及報告時,要立即停止設備運行,采取應急措施;當事故(如火災、爆炸等)局部發生時,要立即采取相應的撲救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發生。與此同時,要組織人員撤離現場,迅速避險。
3、掌握轉危為安的法寶
危險應急的根本目的就是轉危為安。如何才能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這就要求現場人員首先要沉著鎮定,臨危不懼;然后采取對策,見機行事。很多情況下,如果對異常情況或者危險征兆判斷準確,處理措施得當,就會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反之,如果對危險處理不當,往往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二、毒氣泄漏時的避險與逃生
化學品毒氣泄漏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一旦出現泄漏事故,往往引起人們的恐慌,處理不當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發生毒氣泄漏事故后,如果現場人員無法控制泄漏,則應迅速報警并選擇安全逃生。不同化學物質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出現泄漏事故,其自救與逃生的方法有很大差異。若逃生方法選擇不當,不僅不能安全逃出,反而會使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1、安全撤離事故現場
(1)發生毒氣泄漏事故時,現場人員不可恐慌,按照平時應急預案的演習步驟,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地撤離。
(2)從毒氣泄漏現場逃生時,要抓緊寶貴的時間,任何貽誤時機的行為都有可能給現場人員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當現場人員確認無法控制泄漏時,必須當機立斷,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快速撤離現場。
(3)逃生要根據泄漏物質的特性,佩戴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具。如果現場沒有防護用具或者防護用具數量不足,也可應急使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進行逃生。
(4)沉著冷靜確定風向,然后根據毒氣泄漏源位置,向上風向或揚側風向轉移撤離,也就是逆風逃生;另外,根據泄漏物質的密度,選擇沿高處或低洼處逃生,但切忌在低洼處滯留。
(5)如果事故現場已有救護消防人員或專人引導,逃生時要服從他們的指引和安排。
2、提高自救與逃生能力
在毒氣泄漏事故發生時能夠順利逃生,除了在現場能夠臨危不懼,采取有效的自救逃生方法外,還要靠平時對有毒有害化學品知識的掌握和防護、自救能力的提高。因此,接觸危險化學品的職工,應了解本企業、本班組各種化學危險品的危害,熟悉廠區建筑物、設備、道路等,必要時能以最快的速度報警或選擇正確的方法逃生。同時,企業應向職工提供必要的設備、培訓等條件,通過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使他們能夠正確識別化學品安全標簽,了解有毒化學品安全使用程序和注意事項,以及所接觸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和防護急救措施。企業還應制定和完善毒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讓每一個職工都了解應急方案,掌握自救的基本要領和逃生的正確方法,提高職工對付毒氣泄漏事故的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正確判斷和處理。
另外,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有毒氣泄漏可能的企業,應該在廠區最高處安裝風向標。發生泄漏事故后,風向標可以正確指導有關人員根據風向及泄漏源位置,及時往上風向或側風向逃生。企業還應保證每個作業場所至少有兩個緊急出口,出口和通道要暢通無阻并有明顯標志。
三、火災時的避險與逃生
火災的發生往往是瞬間的、無情的,如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從火災現場安全撤離,成為減少火災事故中人員傷亡的關鍵。因此,多掌握一些自救與逃生的知識、技能,把握住脫險時機,就會在困境中拯救自己或贏得更多等待救援的時間,從而獲得第二次生命。
1、遇到火情時的對策
(1)火勢初期的對策。如果發現火勢不大,未對人與環境造成很大威脅,其附近有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自來水等,應盡可能地在第一時間將火撲滅,不可置小火不顧而釀成火災。
(2)火勢失控后的對策。若火勢失去控制,不要驚惶失措,應冷靜機智地運用火場自救和逃生知識擺脫困境。心理的恐慌和崩潰往往使人喪失絕佳的逃生機會。
2、建筑物內火災的避險與逃生
(1)沉著冷靜,辨明方向,迅速撤離危險區域。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大火,首先要使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果斷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如果火災現場人員較多,切不可慌張,更不要相互擁擠、盲目跟從或亂沖亂撞、相互踐踏,造成意外傷害。
撤離時要朝明亮或外面空曠的地方跑,同時盡量向樓梯下面跑。進入樓梯間后,在確定下樓層未著火時,可以向下逃生,而決不應往上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如果現場煙霧很大或斷電,能見度低,無法辨明方向,則應貼近墻壁或按指示燈的指示,摸索前進,找到安全出口。
(2)利用消防通道逃生。在高層建筑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強熱作用使電梯部件變形而“卡殼”將人困在電梯內,給救援工作增加難度;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有毒的煙霧極易被吸入其中,人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因此,火災時千萬不可乘普通的電梯逃生,而是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消防通道、有外窗的通廊。此外,還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陽臺、窗臺、天臺屋頂等攀到周圍的安全地點。
如果逃生要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為避免濃煙嗆入口鼻,可使用毛巾或口罩蒙住口鼻,同時使身體盡量貼近地面或匍匐前行。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時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穿過煙火封鎖區,應盡量佩戴防毒面具、頭盔、阻燃隔熱服等護具,如果沒有這些護具,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體裹好,再沖出去。
(3)尋找、自制有效工具進行自救。有些建筑物內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火場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煙火封堵,在救援人員還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成簡易救生繩,有條件的最好用水打濕,然后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還可以沿著水管、避雷線等建筑結構中的凸出物滑到地面安全逃生。
(4)暫避較安全場所,等待救援。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或已知房間被大火或煙霧圍困,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否則火焰與濃煙會順勢沖進房間。這時可采取創造避難場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或濕布條塞住門窗縫隙,或者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并不停撥水降溫,同時用水淋透房間內可燃物,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間內,等待救援人員到達。
(5)設法發出信號,尋求外界幫助。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的人員,應盡量站在陽臺或窗口等易于被人發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向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晚上,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利用敲擊金屬物、大聲呼救等方式,及時發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另外,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救援都是沿墻壁摸索前進,所以當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到墻邊或門邊,便于消防人員尋找、營救。同時,躺在墻邊也可防止房屋結構塌落砸傷自己。
(6)無法逃生時,跳樓是最后的選擇。深處火災煙氣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入恐怖之中,這種恐慌的心理極易導致不顧一切的傷害性行為,如跳樓逃生。應該注意的是,只有消防人員準備好救生氣墊并指揮跳樓時,或者樓層不高(一般4層以下),非跳樓即被燒死的情況下,才采取跳樓的方法。即使已沒有任何退路,若生命還未受到嚴重威脅,也要冷靜地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跳樓也要有技巧。跳樓時應盡量往救生氣墊中部跳或選擇有水池、軟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免費資料關注公眾號:安全生產管理;如有可能,要盡量抱些棉被、沙發墊等松軟物品或打開雨傘跳下,以減緩沖擊力。如果徒手跳樓,一定要抓住窗臺或陽臺邊沿使身體自然下垂,以盡量降低身體與地面的垂直距離,落地前要雙手抱緊頭部,身體彎曲成一團,以減少傷害。跳樓雖可求生,但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3、礦井發生火災時如何避險與逃生
井下發生火災事故時,現場人員要保持鎮靜,并盡力進行滅火。如果火災范圍很大,或者火勢很猛,現場人員已無力撲滅,就要進行自救避災。由于礦井環境的特殊性,因此積極進行自救避險顯得極為重要。具體做法是:
(1)迅速戴好自救器,聽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按照平時應急方案的演習步驟,有秩序地撤離火災現場。
(2)位于火源進風側人員,應迎著新風撤退。位于火源回風側人員,如果距火源較近且火勢不大時,應迅速沖過火源撤到進風側,然后迎風撤退;如果無法沖過火區,則沿回風撤退一段距離,盡快找到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再撤退。
(3)如果巷道已經充滿煙霧,也絕對不能驚慌,不能亂跑,要迅速地辨明發生火災的地區和風流方向,然后俯身摸著鐵道或鐵管有秩序地外撤。
(4)如果實在無法撤出,應利用獨頭巷道、硐室或兩道風門之間的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構建臨時避難硐室,盡量隔斷風流,防止煙氣侵入,然后靜臥待救。
(5)所有避災人員必須統一行動,團結互助,共同渡過難關。
4、提高自救與逃生能力
(1)熟悉周圍環境,記牢消防通道路線。每個人對自己工作場所環境和居住所在地的建筑物結構及逃生路線要做到了如指掌;若處于陌生環境,如入住賓館、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務必要留意疏散通道、緊急出口的具體位置及樓梯方位等,這樣一旦火災發生,尋找逃生之路就會胸有成竹,臨危不懼,并安全迅速地脫離現場。
(2)不斷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積累和提高各種安全技能,才能使自己面對險境時保持鎮靜,得以生存。因此,有火災隱患的單位或其他有條件的單位,應集中組織火災應急逃生預演,使人們熟悉周圍環境和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驚惶失措、走投無路,使每個人都能沉著應對,從容不迫地逃離險境。這也是人們能從火場逃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3)保持通道出口暢通無阻。樓梯、消防通道、緊急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確保其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封閉上鎖。任何人發現任何地點的消防通道或緊急出口被堵塞,都應及時報告公安消防部門進行處理。
緊急避險與逃生
常用的急救方法
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措施和預案
坍塌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預案
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預案
觸電事故應急措施和預案
應急準備與響應程序
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現場急救知識培訓
學校消防演練方案
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方案措施
硫酸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
應急響應分級標準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電梯困人時的救援程序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