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紹了國外醫院管理中的“安全文化”理念,結合我國醫院中員工滿意度以及安全感的問題分析,提出了我國醫院在目前形勢下建立“安全文化”的現實性和必要性,并且對相應問題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安全文化;醫院
醫院是知識密集型系統,員工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工作的績效,醫院員工具有的良好的感覺、協調的團隊精神和高昂的士氣既是醫院運作績效的內容,同時又直接影響到醫院其他績效指標的完成。在目前中國衛生改革背景下,醫院經營體制、人事分配制度以及醫患關系的變化都給醫務人員帶來較大的影響,而以前的研究和醫院實際管理操作中,人們把重點多放在病人的滿意度上,注重如何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患關系,而忽略了對醫務人員自身工作滿意感的關注。在2002年的一項對四川部分醫院醫務人員的研究中發現[1],醫務人員對工作的總體滿意感較差,而影響到滿意度最主要的因素有“醫務人員缺乏安全感”。在2005年對某醫院護士的一項調查中,缺乏安全感和壓力大也是影響她們工作滿意感的主要因素[2]。多數人認為在目前的社會環境與管理背景下,職業穩定性受到影響,人身安全也無保障,極大地影響了對工作的滿意程度。因此,要提高醫院的工作績效,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不容忽視,而提高員工的職業安全感是目前形勢下醫院管理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1 醫院職工不安全感產生的主要原因
影響醫院職工不安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目前衛生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醫務人員對工作不穩定的擔憂,也有部分醫院在福利待遇方面較低,不能滿足職工的需要而引起的不滿。但在筆者的一項研究中,目前在醫院引起職工職業安全感較低的主要因素是醫院日益增多的醫療糾紛以及醫院相應的管理方式而帶來的影響。
1.1 醫療糾紛的外部壓力 近年來在中國醫療糾紛呈明顯上升趨勢,并且成為醫院必須應對的工作之一,也是醫院管理都頗感棘手的一大難題。上海對7家醫院進行調查,行政管理人員和醫生中親身體驗過醫療糾紛麻煩的分別占46.67%和26.70%。在有處方權的醫務人員中,曾經遇到病人或家屬干擾治療方案者高達91.73%。在我國的另一項對全國的326所醫院的調查表明,321所醫院存在著被醫療糾紛問題困擾,其發生率為98.47%。醫院遭遇病人擾亂醫院診療秩序的占73.5%,遭遇打砸事件的占43.86%,對醫院設施直接造成破壞的占35.58%,有113位醫護人員受傷(占34.66%)。除此之外,還有86%~96%的醫院屢屢遇到一些病人因“醫療糾紛”而滯留醫院或不繳納醫療費用的個案[3]。在工作中,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務人員既要承擔被訴訟的風險,同時還要面臨被人身攻擊的危險。
醫療糾紛日益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法制教育,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患者和家屬處處注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病情知情權、治療知情權和費用知情權明顯增加;另外,由于醫院在醫德醫風上的問題,醫患關系緊張,而造成病人投訴增加;再有就是社會上對醫學的不正確認識、偏見引起?;颊邔膊〉陌l生、發展一無所知,只是要求醫生“藥到病除”,到了醫院,醫院就應該“包治百病”,病人對醫生、醫院的期望值不斷上升,過高的期望值與醫學研究的相對滯后形成明顯的剪刀差,一旦不能滿足病人的期望,即引起不滿,產生糾紛;還有就是一部分醫院由于醫院體制所限,接診醫生少和就診人數多造成比例失調,加之服務設施、服務環境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高需求現狀,均是造成糾紛多的原因之一。
目前,醫療糾紛的處理和輿論導向也是影響醫療糾紛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輿論監督對醫院的自身發展是有利的,但一些社會傳媒熱衷于此類新聞效應,特別是在目前社會普遍對醫德醫風不滿的情況下,社會輿論有時一邊倒,所謂同情“弱者”,而不能理智、客觀地報道和認識問題,無形之中給醫療糾紛的處理及澄清增加了壓力,醫院和醫務人員處于被動的地位。在發生醫療糾紛時,一旦患者感覺未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求助于媒體或走向社會,試圖造成輿論。有的醫院顧及聲譽和從維護正常的醫療工作出發,沒有時間及精力處理太多的糾紛,即使沒有錯誤,也只要息事寧人,一賠了之。而結果是走入惡性循環,不管有無差錯,只要一鬧,院方就害怕,否則“曝光”。結果病人之間互相效仿,醫院難以應付,這些都導致了醫療糾紛數量的上升。
安全生產無小事 企業安全靠大家
安全措施在大型起重船上的應用
網絡安全的現狀分析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大型場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服務器虛擬化安全措施探究
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
風險投資的風險防范及其項目經營風險…
試論危巖穩定性評價與防治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作用
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淺析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和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