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管理是企業平安、健康、和諧發展的基礎,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民財產安全,關系社會穩定發展的大局。近年來,盡管我國的安全管理有所穩定好轉,但企業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多發,已成為當前安全管理領域的突出問題。企業安全管理不可掉以輕心,責任終于泰山,筆者通過總結國內外安全生產管理的經驗,結合我國的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字:安全管理;研究;安全管理經驗
0.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企業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狀況總體上是穩定好轉。2009年,全年事故死亡人數下降到9萬人以下。全年共查處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共計849萬余起,排查各類安全隱患755萬余項。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了8.4%和8.8%;事故死亡率下降16.7%,工礦商貿就業人員10萬人事故死亡率下降14.9%,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下降15.6%,煤炭百萬噸死亡率首次降到了1以下,為0.892,同比下降24.5%。危險化學品、金屬與非金屬礦山、鐵路交通、水上交通、農業機械、漁業船舶及火災等事故均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是,上述2009年的安全事故數據表明,安全事故總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非法違法、違規違章生產經營仍然十分嚴重,全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非常嚴峻。由此可見,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安全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數量,降低死亡率,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已經刻不容緩,企業安全管理絕不可掉以輕心。本文通過對企業安全管理理論研究的現狀出發,總結國內外安全生產管理的經驗,結合我國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以指導我國企業安全管理工作。
2.企業安全管理的理念變革及理論研究現狀
2.1企業現代安全管理的理念變革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科學的一個分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以安全生產管理價值創造和安全風險降低為核心[1],基于現代生產鏈管理,依托信息化流程和專業化安全生產管理,降低安全生產管理成本,保證安全生產管理質量,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效率,防控安全生產管理風險,對企業安全管理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決策和控制等,實現安全管理過程中人與人,人與機器,人與環境的和諧,避免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及其他損失。
我國企業安全管理最早源于全面的成本管理[2],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盈利壓力越來越大,我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也日益多樣化[3],開始應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和合理地運用企業安全管理理念,對企業機構設置與運行體制做出一系列的改革來實施集中管理工作,逐步明確其企業安全管理目標。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安全管理理念的、發生的巨大的變革,企業對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理念不斷的引入和更新,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也經歷了較大轉變,基本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分散安全生產管理階段(2001年以前)、集中安全生產管理嘗試階段(2001-2003年)、集中安全生產管理發展與探索階段(2003年以后)。
(1)從“成本管理”理念到“生產管理”理念
簡單孤立地控制成本、降低價格已經不是集中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目標,其重點已逐步過度到安全生產對企業業務的可靠性、持續性和整個企業價值實現的有效保障上。相比以前,企業更加重視安全生產管理的背景、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品質、售后服務等方面,更加重視滿足需要、降低經營風險,更加重視安全生產管理效率保證安全生產管理的及時性。
(2)“專業化安全生產管理”理念的引入
我國企業將西方現代化安全生產管理中有關專業化安全生產的一系列先進理念系統引入,從指導思想、安全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各個方面做出專業化安全分工,以提高企業自身安全管理的能力。如:安全生產鏈全流程管理,安全生產部門內設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專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務序列的建立,突出安全中介服務機構的重要性,企業安全管理職業化,提升安全生產管理經理的作用等等。
(3)“戰略性安全生產管理”理念的探索
以“業主+員工”為主要操作模式建立穩定的安全生產管理為基礎[4],創新發展出一批高質量、長期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降低同類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發揮長期性的集約化優勢,使企業安全管理成本和安全管理風險得到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實現企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2.2企業安全管理理論研究現狀
(二)安全管理理論的演化
有關企業安全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早。海因里希[5](H.W.Heinrich)在《Industry Incidents Prevention》一書中闡述了工業事故發生的因果論,丹麥標準協會[6]將企業安全管理定義為:安全管理是管理危險(企業風險)的方法,這些都是以事故視角來看安全管理,將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著重事故后管理,主要針對的是那些規模比較小、事故危害程度不大的小規模企業。羅云[7]認為,安全管理已經由近代的事故管理,發展為現代的隱患管理。L.H.Ringdahl[8]則認為,針對不同的企業安全管理的理解不應該相同,并提出了兩類安全管理的理念:一種簡單地說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適用于一般的普通中小企業;另一種強調了對安全生產的系統管理,適用于大型高危險性企業。由此可以看出,對安全管理理解的不同源于人們實際生產工作的需要,不存在適用于所有企業的統一模式。
Papadakis、袁昌明、陳寶智、曹琦、甘心孟、吳穹、崔正斌等人從傳統視角看安全管理[9-15]。Papadakis認為安全管理是決定和實施安全政策的全部管理功能,包括活動、主觀行為、計劃等的整個過程,它關注于技術、人和組織方面,包括組織內的所有個人的活動,這些安全管理因素往往形成了安全管理系統。袁昌明認為安全管理是研究人、物、環境三者之間的協調性,對企業安全工作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在法律制度、組織管理、技術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控制人、物、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實現安全生產為目的的一門綜合性學科。陳寶智認為,安全管理是為實現安全生產而組織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種物質資源的過程;安全管理要利用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管理機能控制來自自然界的、機械的、物質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為,以避免發生傷亡事故;安全管理還必須遵從傷亡事故預防的基本原理和原則。袁昌明和陳寶智的這兩種觀點既強調了安全管理具有企業管理的全部功能,又強調了安全管理對象的特點,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安全管理的內涵與特征。其他國內學者也結合自己的理解從企業管理的視角提出了對安全管理的理解,把企業安全管理視為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利用企業管理的最新理論對安全管理進行研究。主張采用企業管理中“協調”的觀點來看待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視為對“員工”、“設備”、“環境”、“制度”構成的安全系統的協調控制。
隨著現代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生產中蘊涵的風險越來越大。航天、核電、民航等“高可靠性組織(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和石油化工等“流程工業(process industry)”要求生產中的絕對安全。由此提出了系統安全管理的理念,即出現了系統視角的安全管理理念。Lisa A.Ronald [16]提出了全員管理和全過程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思路,體現了系統管理的思想。G.K.GILL [17]提出航空組織在設計安全管理系統時,安全管理系統的效能(effectivenes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依賴于有效地彌漫于組織結構中的積極的安全文化,提出了通過安全文化等手段實施安全管理的觀念,使企業文化觀念向現代安全管理滲透。國內學者也做過類似的研究,羅云提出了現代安全管理,并分析了現代安全管理的幾個主要特征;蔣友芳通過培育企業安全文化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陳寶智概括了現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提出了以人為中心的安全管理和通過系統方式實施安全管理的思想等等。這些專家學者的研究適用于大型高危險性企業,為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國內外安全管理的經驗總結
(一)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靈魂。企業安全文化的有效培育可以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18-19],企業在長期的安全生產實踐中應堅持以人為本[20],以珍惜生命和健康為基點,積極培育企業職工普遍認同的科學的有效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生產理念,從而提高全員的安全素質,促進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
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每個職工從思想上對安全生產應高度重視,在心目中牢牢樹立起“安全第一”,“人的安全與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企業中實行愛憎分明的安全獎懲制度。在我國,一些工礦企業,尤其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大部分員工的綜合素質還比較差,安全技能薄弱,他們是威脅安全生產的高危人群。企業應下大力氣,通過各種形式的安全培訓使自己的員工有效地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從而降低甚至杜絕生產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完全做到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無小事 企業安全靠大家
安全措施在大型起重船上的應用
網絡安全的現狀分析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大型場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服務器虛擬化安全措施探究
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
風險投資的風險防范及其項目經營風險…
試論危巖穩定性評價與防治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作用
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淺析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和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