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綜放工作面由于回采工藝的特殊性,在工作面支架的煤幫側和采空區側各安裝一部輸送機(以下簡稱前溜和后溜),給生產管理帶來較大難度。在工作面回采推進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曾出現前后溜同時上下竄,前部溜子上竄、后部溜子下竄,前部溜子下竄、后部溜子上竄等現象,造成前后溜底槽回頭煤量大,增加設備運行阻力、縮短其使用壽命;使支架錯茬、傾斜,生產陷入困境,甚至導致工作面停產。因此,控制綜放工作面輸送機上下竄,強化現場管理,推行正規循環作業方式顯得極為重要,在處理過程中運用一些應急手段和施工方法,值得借鑒。
2? 原因分析
經過研究和分析,我們一致認為,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
(1)現場管理粗糙,對工作面支架和溜子移動軌跡分析不細。支架在降架移架過程中,未能做到帶壓擦頂移架,支架有下滑趨勢;后部輸送機煤量大,負荷較大,在電機啟動的瞬間以及運行過程中,溜子將和負載合成一個整體,利用溜子的余鏈向下滑動。
(2)支架與后溜的連接為柔性連接,連接鏈條松動,為后溜提供了下滑的余地。同時后溜運煤量大,由于底槽刮板和鏈子的摩擦反力,使溜子始終有下竄的趨勢,溜子的下滑使拉后溜鏈子及防滑鏈始終處于張緊狀態,對支架的后部沿傾向和走向產生一種向下與向后的拉力,使支架尾部向機頭方向傾斜。而支架的調斜直接造成前溜上竄,形成后溜下竄???? 支架調斜???? 前溜上竄的惡性循環。
(3)傾斜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前后部溜子在運行過程中,支架在降架拉移過程中始終有向下的分力,給其下滑提供了條件。
(4)傾斜綜放面的回采工藝中,由于采煤機進刀方式、移架方式順序、推前溜拉后溜順序方式的不同,是造成前后溜上下竄的主要因素。
3? 控制處理方法及效果
針對現場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改變移架過程中支架的受力狀態,控制前后溜的上下竄來達到目的。
(1)將工作面偽斜開采,根據開采實踐,傾角在20~25度、長度在85~100米的工作面,采取運輸巷超前回風巷8~12米、偽斜3~5度開采,能減少支架和溜子向下的分力,抑制其整體下滑趨勢,亦不會造成溜子上竄。
(2)在移架和拉后溜之前,安排人員對架前架后的浮煤清理干凈,減少支架和后溜的移設阻力。
(3)當前后溜下竄時,工作面在推進過程中,前后溜的移設嚴格從機頭向機尾的順序保持單向移溜;當前后溜上竄時,前后溜的移設則按反方向進行。
以鋼代木 保安全 增效益
遠程保護層開采綜合治理技術
正善2201工作面回采過斷層技術方案研究
中央回風井乏風利用
抓好人才培養﹢助推安全發展
綜放工作面頂板預裂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綜放工作面過褶曲構造防倒架預防及處…
綜放工作面開采與實踐技術探析
煤礦安全生產論文范文
煤礦粉塵危害及其防治
煤礦機電安全管理論文
如何做好礦井通風基礎工作
煤礦安全事故根源的探究
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現狀分析
淺談如何減少煤礦機械事故
淺談如何加強煤礦企業班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