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源于美國,是伴隨著系統安全工程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六十年代以來,美國空軍倡導的系統安全思想為人們所接受,形成了獨立的系統安全工程學科,此后,系統安全工程得到迅速的發展,形成了安全評價的一個流派。與此同時,針對化工生產的特點,美國道化學公司首創了危險指數法,形成了與系統安全工程方法并行的一個流派。
道化學公司安全評估方法自1964年公布第1版以來,已修改6次,1994年推出第7版。以下對道化學公司危險指數(簡稱“道公司方法”)作簡要介紹。
道公司方法是一種參數相關的方法,開創了化工生產危險度(半)定量評價的歷史。它將生產裝置劃分為若干工藝單元逐一分析其危險性,它以代表處理物質危險性大小的物質系數為基礎,再考慮工藝過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藝條件、設備狀況、物料處理量、安全裝置、檢測儀表等的影響,來計算每個單元的危險度數值,然后按數值大小劃分危險度級別、確定損失額。分析時對管理因素考慮少,因此,它主要是對生產過程中固有危險的度量。
最新版本(7版)的主要更改包括:
訂正了第6版本中的印刷和編寫錯誤;編入了按火災、爆炸指數(F&·EI)劃分危險等級的表格;主要修改了附錄A,給出了與表相一致的美國消防協會的最新評價數據和物質系數;對已經精簡并形成計算機化格式的火災、爆炸指數計算表作了修訂;更新了物質系數和物質毒性系數的確定方法,以便與NFPA的最新定義相一致;增添了幾個圖的曲線方程,便于計算這些系數,并能用計算機確定這些數值;除英制單位外,還增補了國際單位制;改進并增添了實例;對安全措施補償系數進行了某些修改,刪除了對地下貯罐的補償,討論了“鹵代烷滅火設施及工藝過程危險性復查”的補償;重新編寫了工藝單元風險分析匯總一節;修改了關于最大可能財產損失和設備布置問題的討論;對安全檢查表作了少量修訂。
道化學公司方法(7版)的主要內容是:
前言引言
風險分析計算程序
工藝單元的選擇
物質系數的確定
工藝單元危險系數
一般工藝危險性
特殊工藝危險性
工藝單元危險系數的確定
火災、爆炸指數的計算
安全措施補償系數
工藝單元危險分析匯總
最大可能財產損失、停工損失及設備布置的討論
生產單元危險分析匯總
風險分析軟件包
為了便于計算,第7版提供了一些圖表。此外在附錄中還提供了物質系數和特性、混合物物質系數的確定方法、基本的預防和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檢查表等等。
道公司方法歷經修改,技術日臻完善。逐次的修訂表明了技術發展的歷程,研究各版本之間的異同點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對于深刻理解是十分必要的。現將主要異同點簡述如下:
①物質系數(MF)
物質系數是危險指數計算的基礎,它代表了物質的危險性。在第2版中,MF取決于物質的沸點、燃點及燃燒范圍等。第3版中則以燃燒熱和反應熱為依據。第4版突出考慮了物質的化學活性(物質的不穩定性、與水反應性等)并確定了從化學活性Nr和燃燒性來求取物質系數的原則,雖然第5版、第6版、第7版又進行了若干修正,但這個原則自第4版以來一直沒有改變。
②火災爆炸指數(F&·EI)
各版本共同的特點是以物質系數為基礎,再考慮工藝危險性來計算火災爆炸指數。在第2、3版中在物質系數之外又考慮了一個特殊物質系數,這個特殊物質系數在第4、5、6、7版中被剔除。另外,根據F&·EI數值的大小而進行的危險等級劃分也有變化。
③火災爆炸指數與毒性指數(TI)
第4版分別計算火災爆炸指數(F&·EI)及毒性指數(TI),其他各版均不作區分,第5版以后將“毒性”作為“特殊工藝危險”的一個因素。
④防災措施
第3版以前是根據火災爆炸指數的大小來選擇防災措施。在第4版以后的各版本中是依據選擇的防災措施,計算這些防災措施的補償系數。
⑤最大可能財產損失(MPPD)的導入
第4版以來的最大特點是引入了最大可能財產損失(MPPD)。從火災爆炸指數和物質系數來求取單元發生事故可能損失的金額。采取措施會直接減少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第5版以后還計算最大可能工作日損失及停產損失。
⑥安全管理
最初,道化公司開創的危險指數評價法完全是為了評估工藝過程的固有危險,在以后的版本中逐漸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內容:首先增加了“操作規程”,在新近推出的第7版又補充了“開展危險分析活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