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險性等級的劃分
在危險性查出之后,應對其劃分等級,排列出危險因素的先后次序和重點,以便分別處理。由于危險因素發展成為事故的起因和條件不同,在預先危險性分析中僅能作為定性評價,其等級如表4-2、表4-3所示。
表4-2 危險發生可能性等級表
|
特征 |
發生特點 |
||
|
等級 |
元件 |
設備、設施 |
|
|
頻繁的 很可能的 偶然的 很少的 幾乎不可能 |
A B C D E |
可能經常發生 在其壽命期內將發生幾次 在其壽命期內可能會發生 不能說不可能發生 發生概率接近0 |
經常都會遇到 將頻繁地發生 在使用期間內將發生幾次 并非不可能發生 不能說它不可能發生 |
表4-3 危險后果嚴重性等級表
|
等級 |
名稱 |
特征 |
|
I II III IV |
災難性的 危險的 邊緣的 可忽略的 |
人員死亡,系統報廢 人員嚴重受傷或疾病,系統較大損壞 人員較小損傷或疾病,系統較小損壞 人員無損傷或疾病,系統無損失 |
如果在對系統、子系統危險、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礎上,更想對其危險性(即危險程度大小)作大致的評價,則可運用作業危險和危害分析方法。
(2)危險性等級的確定方法
當系統中存在很多危險因素時,如何分清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帶有很大的主觀性。為了較好地符合客觀性,可集體討論或多方征求意見,也可采取一些定性的決策方法。
下面介紹一種矩陣比較法,其基本思路是,如有很多大小差不多的圓球放在一起,很難一下分出哪個最大,哪個次之。若將它們一對一比較,則較易判明。
具體方法是列出矩陣表。設某系統共有6個危險因素需要進行等級判別,可分別用字母A,B,C,D,E,F代表,畫出一個如圖4-3(a)所示的方陣。按方陣圖中順序,比較每一列因素的嚴重性。用“×”號表示在列里嚴重、在行里不嚴重的因素。例如比較因素A和B,A比B嚴重,則在一列二行空格內畫“×”號。再比較因素A和C,A比C不嚴重,在一列三行空格內不畫“×”號。照此方法,依次一一對應比較后,可得出每一列畫“×”號的總和。圖4-3(a)中結果是:
因素E畫“×”號的總和為5;
因素A,B,C畫“×”號的總和均為3;
因素F總和為1;
因素D則為零。
這樣就可得出各危險因素的嚴重性次序:
E、A、B、C、F、D,其中因素A、B、C具有同等的嚴重性。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承認A,B,C三因素具有同等嚴重性。為了分得細一些,也可在方陣圖中增加一個“1”符號,以它代表嚴重性的 ,如圖4-3(b)所示,在兩者有關的行和列各畫一個“1”符號。這樣處理后,對A、B、C3個因素進行比較,可看出,因素C畫“×”號為 ,因素A為3,因素B為 。這樣,6個因素的嚴重性的順序是:E、C、A、B、F、D。

需要指出的是,當因素較多時,這樣一一對比會引起混亂,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為此要求在比較時應十分冷靜、細致。至于對更多因素作比較的方法,可參考安全管理中關于科學決策的有關內容。
某熱電廠安全評價
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
陸上石油天然氣站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陸上石油天然氣井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安全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環保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技術管理體系評價方法
木材加工環境風險評估
風險評價的方法
危險源分類
安全生產風險評價報告
最小割集與最小徑集在事故樹分析中的…
危險源的分類
幾種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對照表
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