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生態安全的評價和信息披露,并對決策者和生態系統的管理者具有切實的指導作用,對廣大社會公眾具有教育意義以及對公眾的行為選擇和行為調整具有指導意義,是生態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從方法論的視角簡要論述了生態安全評價的標準、評價方法和構建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路。
一、關于評價標準問題
就生態安全的評價標準而言,雖然不同的評價對象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但如果抽象掉具體的評價對象的特定標準,我們總是可以為其找到一種稱之為“理想狀態”的評價標準。這種“理想狀態”的評價標準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①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能力,即生態巨系統(各生態子系統的有機整合)和各生態子系統不受來自系統外脅迫力的影響;
②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人類活動的規模和強度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和破壞,但安全的生態系統應該能夠消解這種影響并通過自組織能力修復其喪失的部分功能,恢復生態過程的完整性;
③生態系統的維持能力,即維持生態系統功能完整性的能力,安全的生態系統在外力脅迫下不僅不會降低其向人類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如森林生態系統提供木材產品等),也不會降低其特有的生態功能(如森林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功能),相反這些功能還應該逐步得到提升,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④生態系統的零風險,即系統間不能相互危害,由于人類的自私和對物欲的無限貪婪,人類活動充滿了功利性,往往以犧牲一個系統的功能完整來維持或提高另一系統的生產和服務能力,例如,為了提高糧食產量,人們往往通過增加化學肥料的施用量,從而造成土壤系統的板結和污染,并進而污染水圈、生物圈,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⑤低成本提高人類福利水平和福利質量的保障力。一個安全的生態系統應該盡量減少額外的物質和能量投入以維持系統的生產功能、服務功能和環境功能。據專家測算,我國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損失約占GDP的2.3%,扣除這一因素,我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只有6%左右,這究竟是提高了人類福利還是降低了人類福利?這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嚴肅的問題;
⑥生態系統的對人類生存安全的支持力。說到底,生態安全的本質是人類的生存安全,人類的生存總是依托于生態系統持續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整個世界的國民經濟也是建立在由地球生命支持系統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的,一切威脅生態安全的因素和破壞生態安全的行為都是在動搖人類生存的基礎,所以安全的生態系統必須有能力支持人類自身的生存安全。必須把人、人類生存和人類活動納入自然生物圈中進行綜合考慮,人必須把自身視為自然系統中平等的伙伴,不是萬物的尺度。在自然生物圈中,人類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系。
二、生態安全評價的方法
我們在謀求經濟發展過程中考慮生態系統的承載力,把生態安全作為一個重要的決策變量納入我們的決策框架仍然是十分困難的,這種價值取向決定了生態安全評價的難度和方法的多樣性。下面僅就幾種常見的方法作一描述性的評價。
1、比較法。這種方法選擇某一生態系統(如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等)的一組特征變量與另一“純天然”或“未受干擾”的生態系統的相應特征變量進行比較,以此來判斷該生態系統的天然程度,天然程度越高,生態系統越安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易于理解,但存在兩個明顯的缺陷:一是所有人工生態系統都會被判定為不安全或安全度低;二是在人類活動規模和活動強度空前的今天,要找到一個“純天然”或“未受干擾”的參照系顯然非常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
某熱電廠安全評價
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
陸上石油天然氣站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陸上石油天然氣井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安全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環保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技術管理體系評價方法
木材加工環境風險評估
風險評價的方法
危險源分類
安全生產風險評價報告
最小割集與最小徑集在事故樹分析中的…
危險源的分類
幾種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對照表
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