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緊急情況時,消防、醫院等防災支援體系考慮到沒有?
⑥附近工廠發生事故時能否波及?
(2)工廠內部布置檢查。
①工廠內部布置是否設立了適當的封閉管理系統?
②從廠界到最近的裝置安全距離是否得到保證?
③生產區與居民區、倉庫、辦公室、研究室等之間是否有足夠的間距?
④儀表室的安全有無保證?
⑤車間的空間是否按照物質的性質、數量、操作條件、緊急措施和消防活動加以考慮?
⑥裝卸區域廠界是否有效地加以隔離?是否與火源隔開?
⑦貯罐與廠界之間是否有足夠的距離?貯罐周圍是否設計了防液堤?液體泄出后能否掩埋?
⑧三廢處理設備與居民區是否充分分開?是否考慮了風向問題?
⑨緊急時,是否有充分的車輛出入口通道?
(3)對建筑物的檢查。
①是否有耐震設計?
②基礎和地基能否承受全部載荷?
③建筑物的材料和支柱強度夠不夠?
④地板和墻壁是否用不燃性的材料制成?
⑤電梯、空調設備和換氣通道的開口對火災蔓延的影響是否降至最低限度?
⑥危險的工藝過程是否用防火墻或隔爆墻隔開?
⑦室內有可能發生危險物質泄漏的情況時,通風換氣良好否?
⑧避難口和疏通道的標志明顯否?
⑨建筑物中的排水設備足夠否?
(4)選擇工藝設備檢查。
a、選擇工藝設備時,在安全方面是否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b、工藝設備容易進行操作和監視否?
c、對工藝設備,是否從人機工程的角度考慮防止誤操作的問題?
d、是否對工藝制定了各種詳細的診斷項目?
e、工藝設備設計了充分的安全控制項目否?
f、當設計或布置工藝設備時,是否考慮了檢查和維修的方便?
g、工藝設備發生異常時能否加以控制?
h、檢查和維修計劃是否充分、適當?
i、備品備件和修理人員充分否?
j、安全裝置能否充分防止危險?
k、重要設備的照明充分否?停電時是否有備用設備?
l、是否充分考慮到管道中流體速度?
(5)原材料、中間體、產品事項檢查。
①原材料是否從工廠最安全的處所進入廠內?
②原材料進廠有否操作規程?
③原材料、中間體、產品等的物理化學性質是否清楚?
④原材料、中間體、產品等的爆炸性、著火性及其對人體的影響如何?
⑤原材料、中間體、產品是否有雜質?是否影響安全?
⑥原材料、中間體、產品是否有腐蝕性?
⑦高度危險品的儲存地點和數量是否確切掌握?
(6)工藝過程及管理檢查。
a、是否充分了解所處理物質的潛在危害?
b、危險性高的物質是否控制在最少?
c、是否明確可能發生的不穩定反應?
d、從研究階段到投產出現問題是否進行調查并加以改進?
某熱電廠安全評價
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
陸上石油天然氣站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陸上石油天然氣井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安全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環保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技術管理體系評價方法
木材加工環境風險評估
風險評價的方法
危險源分類
安全生產風險評價報告
最小割集與最小徑集在事故樹分析中的…
危險源的分類
幾種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對照表
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