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時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解釋】本條是關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審計機關對工傷保險基金實施監督的規定。
為保證工傷保險基金的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條例規定了行政監督和群眾監督。行政監督是指有關國家行政機關依法進行的監督;群眾監督是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進行的監督。本條規定的行政監督包括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督和財政、審計部門監督。
1.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監督。
條例既調整參保單位、工傷職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之間的關系,也要求作為政府主管工傷保險工作職能部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社會保險關系進行積極而合理的干預,對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糾正違法行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工傷保險制度正常運行。
?。?)對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勞動保障部制定的《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規定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社會保險費征繳情況的監督檢查權限和程序。根據這些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工傷保險費征繳過程中繳費單位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的情況,申報繳費的情況,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情況,繳費單位向職工公布本單位繳費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執行監督檢查時,可以到繳費單位了解遵守工傷保險法律、法規的情況;可以要求繳費單位提供與繳納工傷保險費有關的用人情況、工資表、財務報表等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對繳費單位不能立即提供有關參加工傷保險情況和資料的,可以下達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督檢查詢問書;可以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繳費單位與繳納工傷保險費有關的資料。對于違反工傷保險費征繳法律法規規定的單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照規定可以給予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
?。?)對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進行監督檢查的過程中,必須遵守《行政處罰法》有關程序規定和《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行政處罰權限的規定。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于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應當責令退還,并處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2.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的監督。
保證工傷保險基金的安全和完整,是維護繳費單位和職工的利益,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發揮工傷保險“安全網”、“減震器”作用的必然要求,因此,國家強調工傷保險基金必須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保證能夠按時足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和有關費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挪用或者擠占。為預防和制止損害、浪費工傷保險基金行為,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必須加強對工傷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情況的監督。
根據有關規定,財政部門具有以下監督權限:(1)負責有關工傷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及監督檢查;(2)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核算工作;(3)審核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的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用款計劃和結余額的安排;(4)審核、匯總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編制的工傷保險基金收支計劃和決算。審計部門的監督權限包括:(1)要求被審計單位按照規定報送預算或者財務收支計劃、預算執行情況、財務報告,以及其他與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2)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3)就審計事項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并取得有關證明材料;(4)對被審計單位正在進行的違反國家規定的基金財務收支行為,予以制止。
此外,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還應當依照規定向政府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布監督、審計結果。
上下班乘軌道交通出事故也可認定為工傷
職工在上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傷害應屬…
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問答
關于認定工傷及賠償的七大問題(上)
《社會保險法》對工傷保險制度的影響…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不得解聘
新工傷保險求解農民工工傷維權難
淺析工傷保險條例的修改
解讀新工傷保險條例
騎車上班被狗嚇摔傷能否算工傷
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問答
關于認定工傷及賠償的七大問題(上)
職工在上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傷害應屬…
上下班乘軌道交通出事故也可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解釋——國家機關、事業…
解讀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2010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