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
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也稱勞動鑒定,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工作中因種種原因造成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損害,致使勞動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有關部門在醫學方面對其做出的鑒別和評定。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勞動能力鑒定工作只負責因工傷或因病而導致的勞動能力鑒定問題。
致殘等級鑒定也稱工傷評殘,是勞動鑒定委員會在勞動能力鑒定技術小組認為工傷職工喪失勞動能力,需要評殘的基礎上,依據《職工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對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的職工傷殘后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依賴護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別和評定。一共有十個級別。
勞動鑒定與工傷評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性質上來說,勞動鑒定是工傷評殘的基礎。從程序上來說,是先鑒定后評殘。從范圍來說,勞動鑒定更大一些,即除對工傷(含職業病)進行鑒定外,還包括對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導致的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其主要職能是從醫務方面對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狀況進行鑒定。而工傷評殘相對來說更專業、更嚴格,其職能是對工傷和患職業病職工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狀況進行的鑒定。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別依據也不同。但對于明顯的工傷(含職業病)案例來說,工傷評殘可以與勞動鑒定同時進行。
二、意義
首先,工傷鑒定是支付工傷待遇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同工傷界定一樣,工傷鑒定也是工傷保險管理的基礎工作和重要環節;
其次,工傷鑒定可為補償職業傷害、合理調換工作崗位和復工等行為提供科學依據。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喪失,使勞動者可能因此不能再從事原本適合他的正常職業或工作,也可能造成不能再從事任何工作的結果,從而對工資收入者帶來職業風險。工傷鑒定可為遭受職業傷害的職工維護其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依據,為保障工傷致殘職工享受我國憲法規定的物質幫助權利和勞動就業的基本權利提供依據。
三、勞動鑒定機構
勞動鑒定機構的組織形式一般為“勞動鑒定委員會”,在有的中小型企業稱為“勞動鑒定小組”。到目前為止,全國所有的市縣基本上都建立了勞動鑒定委員會,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省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一般由勞動、衛生、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門和工會的主管領導組成。少數地方還吸收物價、民政等部門的同志和大醫院院長參加。勞動鑒定委員會主任大都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主管領導擔任或由市、縣的政府負責人擔任。
省、市、縣三個層次的勞動鑒定委員的職責范圍各有不同,大體劃分如下:
1、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職責范圍:
(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勞動鑒定工作的政策、法規和規章;
(2)制定本地區勞動鑒定工作的規章制度;
(3)對全省各級勞動鑒定組織的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4)處理全省各地、市呈報的勞動鑒定的疑難、爭議案件。
2、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的職責范圍:
(1)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勞動鑒定工作的政策、法規和規章;
(2)制定本級勞動鑒定的工作制度;
(3)對下級勞動鑒定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4)實行地(市)退休費用社會統籌的,對于因工因病致殘退休的職工,進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和審批;
(5)處理各縣(縣級市)或企業勞動鑒定委員會呈報的勞動鑒定的疑難、爭議案件。
3、縣(縣級市)勞動鑒定委員會職責范圍:
(1)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勞動鑒定的政策、法規和規章;
(2)制定本級勞動鑒定的工作制度;
(3)對于縣所屬單位的勞動鑒定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4)按有關規定對需要進行勞動鑒定的本縣所屬單位的職工進行勞動鑒定。
4、企業勞動鑒定委員會(小組)職責:
(1)貫徹執行上級勞動鑒定有關政策、法規和規章;
(2)收集、整理、保存職工傷亡事故、職業病的有關資料,建立健全職工健康檔案和工傷檔案;
(3)準備上報所需材料,做好勞動鑒定案件的上報工作;
(4)協助企業做好傷、病、殘職工的管理工作。
四、工作原則
勞動鑒定委員會的工作原則如下:
1、要處理好醫務勞動鑒定與傷殘等級簡短的關系。要聘請有經驗、有良好醫德和有醫務勞動鑒定資格的醫學專家成立鑒定技術小組,堅決杜絕一人鑒定的現象;
2、要認真貫徹執行勞動鑒定標準,嚴格按政策、按規定程序進行鑒定;
3、要建立和健全勞動鑒定檔案。包括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和工傷檔案,統一制發卡片、表格和致殘證件等。
4、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勞動鑒定工作關系到職工的工傷待遇、養老保險、疾病醫療、勞動就業等權益。勞動鑒定工作人員要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不使職工的利益受到損害。
5、要堅持服務于企業的原則。勞動鑒定要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創造條件,為企業排憂解難,千方百計減輕企業承擔的社會負擔,為企業參與競爭和求得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使企業領導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和經營。
6、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勞動鑒定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政策、標準為尺度。事實包括傷病地點、時間、原因、傷病殘情、既往傷病史等。政策是指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標準是指評殘標準和有關醫療技術標準。鑒定結論應由集體研究確定,并及時向職工群眾公開。只有堅持這個原則,才能抵制不正之風,克服主觀隨意性,保證勞動鑒定的客觀、公正、合理。勞動鑒定人員要實行回避制度。
總的要求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政策、標準為尺度;定性正確,定量準確;及時、公正、合理;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真正為企業服務。
勞動鑒定人員要對國家、企業和職工利益負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認真做好勞動鑒定工作,并把勞動鑒定工作和對職工的思想工作結合起來;要以科學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態度進行勞動鑒定,建立健全嚴密的工作制度和辦事程序;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尊重事實,按照政策規定和評殘標準,區別輕重,合理定級,妥善處理,避免主觀隨意性;要堅持秉公辦事的作風,不徇私情,集體定論,民主監督,排除各種不正之風對勞動鑒定工作的干擾;要熱情周到地服務,為職工和企業擾憂解難,必要時登門服務。既要做出正確合理的結論,也要做好思想工作和解釋工作。
“無繼續搶救意義”情況下,超過48小…
試用期遭受事故傷害,能不能認定工傷?
突發疾病48小時內腦死亡,能否算工傷?
關于工傷認定的28條裁判規則
月嫂在客戶家摔倒,算不算工傷?
因醉酒導致傷亡,可以認定工傷嗎?
外地員工假期提前返程,發生交通事故…
發生工傷如何賠償?這個清單一目了然!
工傷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工傷認定與職業病的確定
工傷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交通事故責任與司機工傷認定
工傷認定中的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
職工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如何認定及…
患職業病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未簽勞動合同申請工傷鑒定 須先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