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有效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務院《森林防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
第三條 森林防火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科學撲救、以人為本、積極消滅的方針。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森林防火工作的領導,實行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將森林防火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評內容。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的森林防火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承擔日常工作。有森林防火任務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森林防火指揮機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森林防火的監督和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依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將森林防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經費。
第七條 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者應當建立森林防火責任制,確定森林防火責任人,在其經營范圍內承擔森林防火責任;實行承包(租賃)的,應當將森林防火工作作為承包(租賃)合同的必要條款。
第八條 預防森林火災、保護森林防火設施、報告森林火情,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盡的義務。
對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森林火災的預防
第九條 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國森林防火規劃,結合本省實際,編制全省森林防火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省森林防火規劃,結合本地實際,編制本行政區域森林防火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根據本行政區域森林防火規劃制定生物防火林帶建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者應當根據生物防火林帶建設規劃,組織實施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新造林地,應當按照標準配套建設生物防火林帶。
第十一條 國有林場、國有林業采育場、森林公園,有森林防火任務的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以及森林、林木、林地經營面積一百公頃以上的經營者,應當根據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及鄉(鎮)人民政府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辦法,制定森林火災應急方案,并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森林火災應急方案應當包括火情報告、職責分工、人員調配、火災撲救、保障措施、疏散撤離、災后處置等內容。
第十二條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森林防火聯防機制,確定聯防區域,建立聯防制度,實行信息共享,并加強監督檢查。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防火聯防機制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建立,其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參加。
建立省際森林防火協作機制,做好省際的森林防火聯防工作。
第十三條 國有林場、國有林業采育場、森林公園,有森林防火任務的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以及森林、林木、林地經營面積一百公頃以上的經營者應當配備專職護林員,開展巡山護林。
農村集體所有的生態公益林應當配備護林員,保障護林員工資、補助等待遇。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生態公益林護林員進行培訓并定期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對生態公益林護林員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四條 護林員應當統一配戴標志,履行以下森林防火職責:
(一)開展森林防火宣傳;
(二)巡護森林,制止野外違章用火;
(三)發現火情及時報告,及時撲救;
(四)協助有關部門調查森林火災案件;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五條 本省森林防火期為每年9月15日至次年的4月30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公告提前或者推遲本行政區域的森林防火期,并報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備案。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森林資源分布狀況和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劃定森林防火區,設立標志,并向社會公布。
在森林防火期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規定,組織林區有關單位和個人,開展防火宣傳,加強巡山護林,查禁野外違章用火,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
第十六條 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森林防火區野外用火。因防治病蟲鼠害、凍害、煉山造林、燒防火線、勘察等特殊情況確需野外用火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其林業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辦理。
第十七條 經依法批準進行野外用火的,應當在批準的時間和地點用火,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森林火險等級在三級以下;
(二)開設水平距十米以上防火隔離帶;
(三)有專人看護用火現場,并配帶撲火工具;
(四)用火后應當清理現場、熄滅余火;
(五)落實其他安全防范措施。
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2024年修訂】
三明市2022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
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
福建省自然災害防范與救助管理辦法
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福州市城市道路建設與管理辦法
福建省燃氣管理條例
福建省防洪條例
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廢止】
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管理規…
福建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暫…
福建省消防條例
福建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規定(試行)
福建省漁業船舶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
福建省重大事故隱患政府掛牌督辦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