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事故風險分析
12.1.1危險性分析
本公司原料及產品不具有毒性,但本公司使用柴油、油漆、稀釋劑等部分物料在揮發、燃燒或遇禁忌物發生反應時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若現場處理不當,也可能導致人員中毒。公司進行消防水池清洗、儲罐等設備內的維修等有限空間作業時,如未采取有效的通風、防護等措施,將會導致人員窒息。
12.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
窒息容易發生在封閉和狹窄的空間內,針對本公司的實際,窒息主要可能發生在設備維修的有限、密閉容器或消防水池、地下窨井等位置。
12.1.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1)進入容器、水池等有限空間的作業人員無法取得聯系;
(2)在火災事故現場出現人員昏迷情況。
12.2應急組織與職責
事故現場處置應急組織以各部門(車間)人員為主,其中指揮人員為車間負責人,成員為現場作業人員,一但公司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到場,則指揮權自動交接,事故升級啟動公司綜合應急預案后,應急組織與綜合預案中“指揮機構及職責”部分相同。
12.3應急處置
12.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12.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發生中毒窒息事件后,現場負責人、應急救援人員應正確穿戴、佩帶安全防護用具應迅速將受到污染區域內的所有人員轉移至毒害源上風向的安全區域,以免有毒物的進一步傷害人員;在火災或其他可能產生窒息性有毒氣體區域進行救治時,必須佩帶防毒面具,并給予被救治者相應防護裝備。
(2)立即將患者移離現場,置空氣新鮮處,脫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襪,靜臥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
(3)吸入有毒物質中毒患者,救治條件允許必要時給予吸氧。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現場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法的操作要領如下:
1)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方法
如果觸電者失去意識,救護人員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判定傷者的呼吸、心跳情況。方法是:看觸電者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聽觸電者的口鼻處有無呼氣聲;用手試測口鼻處有無呼氣的氣流,或用手指測試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博動。如果既沒有呼吸,又沒有頸脈搏動,可判定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
2)氣道通暢,凡是神志不清的觸電者,由于舌根回縮和墜落,都可能不同程度堵住呼吸道入口處,使空氣難以或無法進入肺部,這時就應開放氣道。如果觸電者口中有異物,必須首先清除,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
采用“仰頭抬頦法”使氣道暢通,具體步驟如下:搶救者一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使其頭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通暢。
注意事項:禁止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阻塞,而且會使得胸外心臟按壓時流向腦部的血液減少,甚至消失。
3)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觸電者仰臥,肩下可以墊些東西使頭盡量后仰,鼻孔朝天。救護人員在觸電者頭部左側或右側,一手捏緊鼻孔,另一手掰開嘴巴(如果張不開嘴巴,可以用口對鼻,但此時要把口捂住,防止漏氣),深吸氣后緊貼其嘴巴大口吹氣,吹氣時要使他胸部膨脹,然后很快把頭移開,讓觸電者自行排氣。兒童只能小口吹氣,以胸部上抬為準。
4)胸外心臟按壓法
讓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立或跪在觸電者一側肩旁,兩手掌根相疊(兒童可用一只手),兩臂伸直,掌根放在心口窩稍高一點地方,掌根用力下壓(向觸電者脊背方向),使心臟里面血液擠出。成人壓陷3—4厘米,兒童用力輕些,按壓后掌根很快抬起,讓觸電者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又充滿心臟。胸外心臟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壁,做心臟按壓時,手掌位置一定要找準,用力太猛容易造成骨折、氣胸或肝破裂,用力過輕則達不到心臟起跳和血液循環的作用。應當指出,心跳和呼吸是相關聯的,一旦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應當及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應交替進行,救護人員可以跪在觸電者肩膀側面,每吹氣1—2次,再按壓10—15次。按壓吹氣一分鐘后,應在5—7秒內判斷觸電者的呼吸和心臟是否恢復。如果觸電者的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心臟按壓,而再進行二次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鐘吹氣一次,如脈搏和呼吸都沒有恢復,則應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在搶救過程中,應每隔數分鐘再進行一次判定,每次判定時間不能超過5—7秒。在醫務人員沒有接替搶救之前,不得放棄現場搶救。如經搶救后,傷員的心跳呼吸都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操作。因為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所以要嚴密監護傷員,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4)若皮膚接觸有毒物質,則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沖洗;若眼睛接觸,則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若人員誤服入,誤服者給飲大量溫水,催吐,就醫。
(5)發生中毒事件后,緊急情況下,應及時聯系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派車將病員送至附近條件較好的醫院進行救治。
(6)化學品泄漏至地面時,應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體并將引流到安全地點。
12.4注意事項
1)進入可能產生窒息性氣體的區域和發生火災事故的區域要戴防護面具(或正壓式呼吸器與防毒面具)和穿防護衣。
2)進入倉庫內處理泄漏工作前,應做好通風等相關措施。
3)禁止攜帶可能引發火星、明火等物品進入現場處置場所。
4)安排人員在安全區域進行監督,隨時做好接應與警戒。
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高溫中暑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物資倉庫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鋰電池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船舶保安事件緊急情況的現場處置處置…
化學品船卸載時管系泄漏現場處置方案
突發公共事件輿情現場處置方案
灼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的現場處置方案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LNG儲罐壓力過高問題處置方案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機械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火災事故(事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