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脫硝系統異常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污染范圍和財產損失,把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 ?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國電長源荊門熱電廠脫硝運行規程》
1.3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國電長源荊門熱電廠脫硝系統異常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急工作。
2 ?事件特征
2.1 ?危險性分析及事件類型
脫硝系統設計標準低,以及鍋爐燃煤供應緊張,脫硝系統異常可能造成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事件發生。當氨大量泄漏時易發生爆炸、火災、人員中毒、窒息等嚴重事故,遇明火、高熱也會引起燃燒、爆炸,同時氨大量泄漏對環境也會造成嚴重污染。
2.2 ?事件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
2.2.1 ?鍋爐煙氣排放監測CEMS系統;
2.2.2 ?脫硝氨站內部各設備、管線、閥門、法蘭等;
2.2.3 ?脫硝氨站至脫硝反應器區的系統設備、管線、閥門、法蘭等;脫硝反應器。
2.3 ?事前可能出現的征兆及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3.1 ?在氨站:液氨(氨氣)系統連接閥門、管道及附件損壞、開焊、裂紋,或充裝過程中卸料軟管爆裂等原因造成的大量泄漏,泄漏點尚可切斷與系統隔離,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危及人身安全。
因氣氨罐、氣氨母管遇高熱、超壓造成罐體根部閥門、法蘭或罐體、管道爆裂,致使大量氣氨泄漏和脫硝系統全部停運。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危機人身安全,甚至發生爆炸和火災事故,污染物嚴重超標的環保事件。
2.3.2 ?在反應區:由于含SOx的低溫煙氣中注入氨,在催化劑層產生硫酸氫銨(NH4HSO4),他會導致催化劑的微孔結構閉塞,性能下降,污染物排放超標。
由于鍋爐異常燃燒,煙氣中的灰塵造成反應器催化劑的堵孔現象會造成催化劑層前后的壓差上升,影響裝置的脫硝效率,污染物排放超標。
3 ?應急組織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人員構成
指? 揮:值長
成? 員:安監環保部、設備管理部、發電部、除塵脫硫部等部門負責人,集控機長、脫硫、化水運行班長及當班所屬運行人員
3.2 ?職責
3.2.1 ?指揮的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全面指揮突發事件的先期應急救援工作。
3.2.2 ?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 ?集控機長、脫硫、化水運行班長的職責:協助值長、指導運行人員進行異常處理。
3.2.4 ?運行人員的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和故障設備的隔離。
4 ?應急處置
4.1 ?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4.1.1 ?在化水氨站區域、脫硫CEMS脫硝、發電部SCR反應區域的系統異常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現人員應立即匯報值長,值長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4.1.2 ?各部門人員在值長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規程處理。
4.1.3 ?應急機構成員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4.1.4 ?異常事件進一步擴大時應啟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造成人身傷害時啟動《人身事故應急預案》,造成火災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4.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 ?在SCR反應區:
當鍋爐SCR氮氧化物排放指標持續上升或達到控制值時,當值值班人員要第一時間匯報當班值長,立即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4.2.1.1 ?降低機組負荷從而降低鍋爐爐膛溫度和煙氣量,減少NOx的生成量。
4.2.1.2 ?降低鍋爐的氧量使爐膛后部缺氧燃燒降低NOx的濃度。
4.2.1.3 ?發電部集控運行人員應加強對反應器煙氣溫度的監視,當煙溫低于320℃時,不得投入脫硝設施運行,并記錄好原因和時間,通知安監環保部及時向環保部門報告。
4.2.1.4 ?由于鍋爐異常燃燒,煙氣中的灰塵造成反應器催化劑的堵孔現象會造成催化劑層前后的壓差上升,影響裝置的脫硝效率,污染物排放超標,運行人員監視催化劑層前后的壓差(如堵灰出現,壓差會緩慢上升),同時進行反應器的吹灰,降低催化劑層前后的壓差。
4.2.2 ?當因脫硝設施設備故障引起煙氣污染物超標排放時:
4.2.2.1 ?當值值班人員要第一時間匯報當班班長、值長,通知相關檢修班組,各方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使煙氣排放指標恢復正常,并將情況匯報至安監環保部。
4.2.2.2 ?需要停運環保設施處理設備缺陷和故障時,值長需匯報發電部、安環部領導、總工程師和生產副廠長,由環保專工電話請示市環保主管部門批準后,立即停運環保設施處理設備消缺和故障。
4.2.2.3 ?環保部門要求停運發電機組消缺的,應由值長立即請示電力調度部門安排機組停機消缺。
4.2.2.4 ?發生脫硝裝置設備故障時,檢修部應立即確定搶修方案,組織搶修。脫硝裝置處理完缺陷和故障,經驗收合格后,應立即恢復運行,并在脫硝裝置運行正常后24小時內將脫硝裝置設備缺陷和故障處理情況及停運和啟動時間書面報告環保部門和電力調度部門。
4.2.3 ?脫硫CEMS區域:
凈煙氣在線監測設備故障、監測數據偏差引起NOX排放超標的,安監環保部及時通知運營方,更換表計,同時向環保部門書面報告有關情況.
4.2.4 ?發電部化水氨站:
4.2.4.1 ?發生氨氣系統閥門、接口等少量氨泄漏突發事件時,運行人員應立即檢查自動噴淋系統已啟動或就地按鈕啟動。在保證個人安全條件下,立即切斷漏點上游最近的閥門。逐級報告班長、值長。必要時接通上風口的消防水對泄漏處進行大范圍稀釋,直至氨濃度測試符號要求。
4.2.4.2 ?發生氨系統大量泄漏突發事件時,氣體探測器應自動啟動噴淋系統,并發出報警,發現人員最快時間穿好正壓式呼吸器及防化服到就地檢查噴淋系統的自動投入情況,判斷部位,能消除的立即消除,并立即上報班長,逐級上報至公司領導。做好自身防護后,沿上風口路線關閉隔離系統閥門,疏散周圍作業人員。救援人員疏散人員至安全地帶并采用大量的消防水進行稀釋,設置警戒線和警戒人員。值班人員停止氨站全部管線供氨和附屬設備,關閉緩沖管供氨截斷門,停運各爐脫硝系統。
4.2.4.3 ?發生氨系統爆炸突發事件時,發現人員應立即上報并啟動噴淋,聯系電氣操作組停止氨站配電間上游開關。穿好正壓式呼吸器及防護服,盡可能沿上風口路線關閉液氨儲罐出口二次門和其它儲罐的聯絡門,用足壓的消防水對泄漏處上方進行沖澆并組織附件人員進行緊急疏散,等待應急救援隊伍施救。
4.2.4.4 ?發生大范圍的液氨泄漏、或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重大設備損壞,并對周邊區域造成威脅或危害,發電部主任應立即向廠領導報告,應急指揮部在啟動應急預案展開自救的同時,要求實施社會性應急救援,并根據風向、風速及液氨泄漏情況,緊急通知有可能受到威脅和危害的相鄰區域、單位、周邊居委會進行人員疏散和轉移。
4.3 ?事件報告流程
4.3.1 ?值長立即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脫硫系統異常事件的基本情況,設備損壞情況以及故障設備隔離情況。
4.3.2 ?事件擴大后,由廠長向上級主管單位、電監會派出機構匯報事故信息,最遲不超過1小時。
4.3.3 ?事件報告要求事件信息準確完整、事件內容描述清晰,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故性質、先期處理情況等。
5 ?注意事項
5.1 ?處置氨泄漏事故時,必須加強個人防護,根據作業情況,穿戴防護用品。進入高濃度現場時,必須配戴好防毒面具。
5.2 ?進入氨區及作業面較小區域之前,必須看清風向,人員盡量保持在上風口范圍。
5.3 ?作業人員要熟悉掌握氨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絕盲目作業。
5.4 ?各部門生產人員在脫硝異常事件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高溫中暑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物資倉庫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鋰電池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船舶保安事件緊急情況的現場處置處置…
化學品船卸載時管系泄漏現場處置方案
突發公共事件輿情現場處置方案
灼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的現場處置方案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LNG儲罐壓力過高問題處置方案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機械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火災事故(事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