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印刷、裝訂及印后加工,其中主要的原材料為紙張及油墨、汽油、酒精等易燃材料,這些物資存在引起火災的潛在危險;在生產加工環節中,由于機械化作業程度較高,極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電氣安全風險大,稍有不慎,容易發生線路短路,造成設備故障。針對公司安全生產狀況,從分析現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入手,提出幾點改進對策和措施
一、安全隱患分析
1.火災危險
印刷企業所使用的大量紙張、油墨、清洗劑等原輔材料都是易燃品,是印刷廠主要的危險源。
2.設備運行危險
切紙、印刷、裝訂等機械設備運轉速度快,傳遞能量高,某些設備有開放工作面,設備失修、違規操作極易對肢體造成傷害。
3.刀片割傷、燙傷
模切刀模裝有鋒利的切刀,在搬運、裝卸、存放刀模時如果違反操作規程,極容易造成肢體割傷;另外燙印時高溫加熱版易發生燙傷。
4.電危險
(1)靜電
高速印刷機在高速運轉中會產生高壓靜電,嚴重時可能導致空氣放電,造成電擊或起火。
(2)導線電纜漏電
絕緣層老化或破損失去絕緣作用,會使設備或其他接觸導體帶電,人體接觸時觸電受傷。
5.化學危險品
印刷或印后處理中可能會用到揮發干燥型油墨、清洗劑、汽油等易燃、有毒化學物品,危害操作人員健康,并可能誘發火災。
6.其他環境隱患
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標志不清晰或丟失的不安全工作環境,也是造成印刷生產安全事故不容忽視的因素。
二、安全措施
1.強化安全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為
在各種安全事故原因構成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如傳動部分沒有防護裝置、電氣插頭塑料殼損壞、電源線老化有裸露接頭、非本機操作人員開動機器等等。要想杜絕事故的發生,根本的措施只能是消除潛在的危險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使人不發生錯誤判斷、錯誤操作(人的不安全行為)。只要每位員工認識并制止了危險行為的發生或控制了危險因素向事故轉化的條件,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近年來,公司引進了各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如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5S等,制定了各項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安全教育開展安全檢查,編制安全措施、管理方案等,其基本目的就是糾正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
2.嚴把人員的選用和配置關,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規范員工的安全行為
隨著公司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要求員工不但要掌握設備的操作技術,而且要熟悉各種安全操作要領。這就給我們行業的用人原則提出了新的要求:嚴把人員的選用和配置關。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這是預防工傷事故的根本。員工的安全素質其內涵非常豐富,主要包括:安全意識、法制觀念、安全技能知以、文化知識結構、心理應變能力、心理承受適應性能力和行為規范約束能力等。
3.針對公司生產現場和生產過程、環境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現場安全防范措施
3.1防火:生產廠區禁止吸煙,抽煙者一律到指定吸煙區。
3.2.防止設備運行危險、刀模割傷及燙傷:嚴格操作規程,選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印刷機及其他設備,確保設備的防護裝置工作狀態良好,運行不正常的設備應停產檢修。
3.3防觸電措施:易產生靜電的設備應加裝靜電消除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印刷車間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定期為車間、設備消除靜電;設備應有正確的接地保護,導線電纜應避開人員必經之路,老化、破損電纜要及時更換,帶電維修要遵守操作規范。
3.4.安全使用化學品:建立和規范危險化學品的購入、儲藏、運輸、使用制度,結合生產工藝制定合理的應急預案。
3.5生產現場的布局應密切結合生產工藝流程,滿足衛生、防火、防爆、防泄漏的要求。人車分流、道路通暢;在易發生故障和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要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標識;滅火器放置位置、逃生路線要明確。
3.6倉庫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防火、防爆等保障安全措施。原紙和油墨以及燃料用油應采用防護墻,間隔存放。一般運輸通道寬2m-3m,便于叉車運輸原紙通行;人工作業道寬1m-1.5m;檢查通道寬不得少于0.5m,原紙與墻壁距離不得少于0.5m。
3.7創造一個良好的光環境。由于不良的光環境,使人識別物體的時間變長,效率變低,影響員工的情緒,因而易發生安全事故。
安全生產明白卡(煙草企業)
商場這6個“風險點”,千萬小心!
如何預防高空拋物、墜物導致的安全事…
高空墜物從天而降的災禍
核泄漏事故應急措施
風險評估等級如何判定?
加強生產現場管理的方法
供應商現場審核中的“六要”“四不要”
淺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是什么?
生產車間安全常識
車間內安全通道的寬度是多少?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食堂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冬季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