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完善我礦事故監測監控和預警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機構及職責
為確保事故監測、監控、預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成立事故監測、監控、預警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礦長
副組長:副總工程師以上礦領導
成 員: 各部門及區隊負責人
二、事故監測監控方式方法及預防措施
(一) 礦井瓦斯
1. 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 裝備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按規定配備瓦斯傳感器實現24小時連續檢測。
(2) 瓦斯檢查員按規定檢查瓦斯。
(3) 有關人員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或甲烷氧氣兩用檢測報警儀隨時檢測。
(4) 瓦斯檢測報警儀、瓦斯傳感器等儀器儀表按規定周期校驗和強檢,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2. 主要預防措施
(1)回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都必須采用獨立通風;
(2)局部通風機禁止產生循環風;停工期間,不準停風等預防措施。
3. 事故預警的條件
安全監測系統自動報警或井下管理、個體巡回檢測、檢修等井下工作人員發現井下作業地點或途徑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預兆時。
(二) 礦井煤塵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按粉塵防治規范要求,配備專職測塵人員和儀器儀表,進行粉塵測定工作。
(2)對井下所有產塵點每月測定兩次,地面每月測定一次。
(3)呼吸性粉塵測定,采掘工作面每季測定一次,其它接塵作業場所每半年測定一次;粉塵分散度、游離SiO2含量每半年測定一次。
(4)利用粉塵濃度傳感器對采掘工作面回風巷的總粉塵濃度進行連續監測,并將監測的數據上傳到KJF2000安全限報警。
2.主要預防措施
(1)建立完善井下防塵供水系統;
(2)采煤機必須安裝內外噴霧裝置,綜采工作面支架按規定安裝架間噴霧,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安設一道凈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安設2道凈化水幕;
(3)掘進工作面防塵措施采用濕式打眼,嚴禁干打眼,必須安裝除塵風機;
(4)各輸送機轉載點、煤倉口等必須安裝噴霧裝置;
(5)井下接塵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3. 事故預警的條件
(1)井下巷道有厚度超過2mm連續長度超過5m的煤塵堆積(用手捏成團,經振動不飛揚不在此限);
(2)出現高溫火源;
(3)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出現粉塵濃度情況不明報警的。
礦井火災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外因火災危險源監測監控措施:嚴格監督檢查,加強可燃物管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電氣火花等火源。
(2)內因火災危險源監測監控措施:建立束管自動監測系統,落實密閉定期檢查制度。
(3)每季度對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統,防火門,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的設置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每周檢查一次采空區密閉墻,建立檢查記錄檔案,發現問題立即匯報處理。
(5)每周一次對井下易發火地點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對發火情況預測預報。
(6)加強易發生火災的場所進行巡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2.主要預防措施
(1)外因火災預防措施:井口房附近20m內禁止煙火,嚴禁攜帶點火物品下井,井下嚴禁吸煙,杜絕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變質炸藥,按規定裝藥、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產生爆破火焰,杜絕電氣設備失爆、設備及電纜漏電,禁止在井下拆卸礦燈,防止產生電氣火 花,嚴格落實井下電氣焊措施,裝備皮帶機防打滑保護,防止摩擦起火,嚴格井下火區管理等,杜絕引火火源; 對木材、綿紗、油脂等可燃物加強管理。
(2)內因火災預防措施:制定專門的防火措施,落實到礦井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破壞煤體發生自燃的條件,合理布置巷道,盡量減少多煤層聯合開采;工作面回采期間加強防滅火管理,使用好擋風簾,及時封閉采空區,按規定注氮,清掃干凈浮煤。
3. 事故預警的條件
(1)束管監測系統或井下作業人員發現回采工作面下隅角、起停采線、空區密閉墻附近或隔離煤柱、巷道高冒區等地點CO濃度超標、溫度異常增高、焦糊氣味、煙霧等自燃征兆時。
(2)井上、下工作人員發現作業地點或途徑地點有外因火災等預兆時。
(三) 礦井水災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根據生產計劃,及時編制水文地質預報,及時開展隱患排查活動。
(2)井下現場加強水文地質觀測,有出水征兆及時匯報。
(3)定期對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區積水情況等進行調查,掌握其變化情況。
(4)及時搜集相鄰礦井采掘活動情況,并標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及井上下對照圖等相關圖紙上。
(5)利用水文觀測系統實時監測地下水位變化情況。
2.主要預防措施
(1)根據生產計劃,及時編制水文地質預報,開展隱患排查活動;配備齊全的探放水設備,各采掘工作面嚴格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做好探放水工作,井下現場加強水文地質觀測,有出水征兆及時匯報。
(2)定期對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區積水情況等進行調查,掌握其變化情況。
(3)及時搜集相鄰礦井采掘活動情況,并標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及相關圖紙上。
(4)利用水文觀測系統實時監測地下水位變化情況。
3.事故預警的條件
(1)回采工作面涌水量大于100m/h或排水系統不能正常排出該面涌水時;
(2)探水鉆孔、掘進工作面過斷層涌水量大于100m /h時;
(3)礦井水文動態監測系統或井下作業人員發現其它突水征兆時。
(四) 礦井頂板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在采掘工程過斷層等地質構造期間,安排專人對頂板破碎、有淋水、頂板臺階下沉等征兆進行重點觀測。
(2)成立礦壓觀測小組,利用回采工作面安設的礦壓觀測系統,對回采工作面頂板壓力情況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
(3)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間,成立初次來壓小組,進行現場監測,預測來壓步距,做好相關準備。
(4)在掘進施工的巷道,錨網索支護的巷道,設頂板離層儀,根據頂板下沉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頂板管理。
2.主要預防措施
(1)合理布置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合理選用安全高效的液壓支架,采煤機采煤后,必須及時移架,加強支架初撐力的監測,必須達到規定要求,煤壁片幫要及時進行維護,嚴禁空頂作業,工作面進回風兩巷要有超前支護,且支護長度不小于20m。
(2)安設礦壓監測系統,對工作面壓力實施不間斷監控。掘進工作面使用好前探支護,錨桿、錨索支護要達到拉力,錨網索支護的煤巷,安設頂板離層儀,根據頂板下沉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頂板管理。
3.事故預警的條件
(1)礦壓監測系統發現回采工作面液壓支架大面積工作阻力不夠。
(2)離層記錄儀發現一處以上巷道頂板離層數據超過規定或作業人員發現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存在冒頂片幫隱患
不能及時消除時。
(五) 礦井供電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供電事故的危險源主要來110KV線路及變電所供配電設施。其監測監控方式、方法及采取的預防措施是惡劣天氣變電所值班人員加強值班,并且調度值班人員及時通知大型設備停止運行,防止突然停電造成人員傷亡。
2.主要預防措施
惡劣天氣變電所值班人員加強值班,并且調度值班人員及時通知大型設備停止運行,防止突然停電造成人員傷亡。
3. 事故預警的條件
(1)出現110KV供電系統突然停電,且無法立即恢復供電;全礦或采區等井下大面積停電0.5h以上時。
(六) 礦井災害性天氣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與氣象部門加強聯系,注意氣象信息的發布,及時將預警預報信息傳遞給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個作業班組和作業人員。
2.主要預防措施
(1)調度室建立防御雨季氣象災害的逐級預警預報信息響應系統,利用電話、短信平臺,及時傳遞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信息。
(2)當氣象部門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信息時,調度室必須密切留意,主動獲取有關的氣象信息,及時將預警預報信息傳遞給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個作業班組和作業人員。
3. 事故預警的條件
(1)連續降雨量超過50mm、強雷電等;
(2)接上級通知來洪時。
(七) 礦井提升運輸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副立井提升監測監控:加強供電設施的維護及絕緣搖測。
(2)斜巷皮帶機皮帶監測監控:嚴格皮帶機綜保裝置的班試驗制度,加強皮帶接頭檢查,安裝在線監測。
(3)加強入井車輛的檢查、維護,司機要嚴格執行車輛運行期間的管理規定。
(4)綜采安撤面設備運輸監測監控:檢查各安全設施是否齊全,靈敏可靠。
2.主要預防措施
(1)主井提升:加強供電設施的維護及絕緣搖測,嚴格皮帶機綜保裝置的班試驗制度,加強在線監測皮帶接頭的檢查,及時處理隱患接頭;
(2)按規定對入井車輛檢查、監測、維護、保養。
(3)綜采安撤面設備:現場必須有礦跟班人員現場指揮。
3.事故預警的條件
(1)發現提升運輸等其它重大生產隱患不能及時消除時;
(2)井下監控系統發出報警信息或接到事故現場人員匯報時。
(八) 礦井地震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我礦接到地震局發出的警報后,立即在全礦地面范圍內發出警報,并通過調度通訊系統通知井下各區域內工作人員,現場管理人員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2.主要預防措施
(1)保持通訊渠道暢通,以便及時獲取上級部門關于地震震情的通知或文件;
(2)礦應急指揮部應組織全礦人員做好相應的地震震情強化跟蹤工作、救援物資儲備工作、各個關鍵崗位人員值班。特別是制定人員安全工作、設備安全運行、關鍵地點、區域防火和防盜等安全措施。
3. 事故預警的條件地震事故。
當明顯感覺地震震感或接到伊金霍洛旗地震局及上級地震局發布的地震預警信息時。
(九) 礦井壓力容器
1.監測監控方式方法
(1)鍋爐運行時鍋爐工加強對爐體、爐外管道的巡視。
(2)通過水位、水壓等儀表、各超限報警裝置進行監測。
(3)檢修時重點對爐膛易損區域、吹灰器周圍、底部水冷壁管的磨損情況檢查,并對這些部位的彎頭外彎處進行測量。
2.主要預防措施
(1)保證鍋爐安全保護設施、附件齊全可靠;
(2)定期對鍋爐進行日常性維修保養和檢查,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對鍋爐進行定期檢驗;
(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操作;
(4)保持鍋爐負荷穩定,防止驟然降低負荷,導致氣壓上升;
(5)防止安全閥失靈,每隔一兩天人工排汽一次,并且定期做自動排汽試驗;
(6)每班沖洗水位表,檢查所顯示的水位是否正確。定期清理旋塞及連通管,防止堵塞。定期維護檢查水位報警或超溫報警設備,保持靈敏可靠。嚴密監視水位,萬一發生嚴重缺水,絕對禁止向鍋爐內進水;
(7)正確使用水處理設備和除氧措施,保持爐水質量符合標準。
3.事故預警的條件
(1)指示儀表指示異常;
(2)鍋爐運行聲音異常;
(3)鍋爐爐體出現破損、裂縫或出現輕度泄漏。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