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觸電及電氣火災
若電器設備、線路存在缺陷,使用或檢修中絕緣損壞漏電,檢修作業安全距離不夠,停、送電失誤等均可發生觸電事故。
接地設施失效或電器設備線路絕緣損壞、線路短路,或沒有按規定設置漏電保護器,防爆場所電器設備、線路、照明等不符合防爆要求,均可能產生電器火花而引起火災爆炸。
靜電、雷電的危害:靜電在化工企業中的各個生產區域普遍存在,液體、粉體、固體都能產生靜電。生產過程中,在可燃氣體或易燃物存在的場合,靜電放電及雷電放電均可成為引起爆炸的點火源,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因此,必須確保防雷防靜電設施的完好有效以保證安全生產。
2、噪音與振動的危害
生產裝置運行過程中,各類機泵會產生中、高頻氣流噪聲,特別是工藝氣風機、空氣鼓風機和各類輸送泵;風機會產生的低頻氣流噪聲;流體在管線中流動,特備是減壓、截流時會產生高頻氣流噪聲;蒸汽管線的臨時放空和安全閥泄壓時也會產生噪聲,特別是裝置開、停工時這種噪音的聲級往往很高。由于生產過程中產生噪音的設備數量多、功率大,連續性強,輻射功率高,影響范圍大,對人體機能具有一定的傷害作用。
噪聲作用對于人體機能引起聽覺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聾,或引起神經衰弱、心血管病及消化系統等疾病的高發,還會使職工的情緒煩躁,降低工作效率,失誤操作發生率升高,甚至還會引起事故、另方面,噪聲干擾信息交流,使人員誤操作發生率上升,影響安全生產。
本項目易發生振動的設備主要有風機、泵等。振動可導致連接頭松脫、基礎松動、支撐移動、焊縫、絕緣破壞,壓力表等附屬儀表工作不穩定,加劇運動與靜止件的磨損和引起泄露等故障,而且還會降低設備的性能,產生很大的噪聲,惡化工作條件,嚴重影響設備運轉的可靠性,甚至引起設備、管道疲勞破裂,造成爆炸等破壞性施工。同時,振動本身還直接危害職工的身體健康,引起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等疾病。
3、凍傷
生產過程中,若液化石油氣泄露,與人體接觸,可導致作業人員凍傷(壓縮液化石油氣在節流蒸發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
生產、檢修及事故處理中未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人體意外接觸液化石油氣可導致凍傷。
4、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主要集中在高速轉動、往復運動的機械傳動裝置的操作和檢修、調試中,儲存裝置的輸料泵等都有可能對人造成機械傷害。造成傷害的可能原因:
設備轉動部位未安防護罩或防護罩安裝不規范。
轉動設備發生故障致使零部件飛出傷人。
操作人員維修、檢查時違反操作規程操作或檢修。
開關失靈或監護不力導致設備意外啟動。
人意外觸及設備的運轉部件。
未佩戴勞動防護用品或使用不當。
地面濕滑、油污較多、站立不穩。
有限空間風險辨識及防范措施
冷凍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普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吊車司機崗位安全提示卡
挖掘機、裝載機司機崗位安全提示卡
起重輔助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道岔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拼裝輔助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危險源辨識及評價方法
危險源識別方法、程序與劃分
危險源辨識、分類和風險評價、分級辦法
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危險源識別與分類
危險源辨識及LEC評價法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辨識方法及內容
重大危險源告知牌(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