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險源點分析的方法。在詳細了解設備及系統的功能、結構以及運行情況后,根據工作任務、施工作業項目及操作目的,對可能影響安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在分析危險因素時,應該對分析范圍加以限定,以便在合理的、有限的范圍內進行分析。列出所有影響安全的危險因素,找出危險點,提出控制措施。??
2、危險源點分析的步驟。
??? (1)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分析本次作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
??? (2)查清危險源,即查清危險因素存在于哪個子系統中。
??? (3)識別轉化條件,即研究危險因素變為危險狀態的觸發條件和危險狀態變為事故的必要條件。
??? (4)劃分危險等級,排出先后順序和重點。對重點危險因素要優先加以“控制”或“處理”。
??? (5)制定控制事故的預防措施。
??? (6)指定落實控制措施的負責單位和人員,并且必須監督到位。??
3、作業中危險源點預控的一般步驟。
??? (1)全面了解即將開展的作業情況,認真分析它的特點以及給安全工作提出的課題。同時,回顧在過去完成的同類作業中所積累的經驗教訓,作為預測此次作業危險源點和制訂安全防范措施的參照。
??? (2)對大型危險作業項目,應事先召開會議對其進行分析預測,尋找存在的危險點,明確作業中應重點加以防范的危險點,并提出控制辦法。
??? (3)圍繞確定的危險源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交底。
??? (4)工作結束后對作業危險源點預控工作進行檢查回顧,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在下一次同類作業前要把遺漏的危險點都尋找出來,并結合以前的預測結果,制定出更完善的預控危險點方案。??
有限空間風險辨識及防范措施
冷凍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普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吊車司機崗位安全提示卡
挖掘機、裝載機司機崗位安全提示卡
起重輔助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道岔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拼裝輔助工崗位安全提示卡
危險源辨識及評價方法
危險源識別方法、程序與劃分
危險源辨識、分類和風險評價、分級辦法
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危險源識別與分類
危險源辨識及LEC評價法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辨識方法及內容
重大危險源告知牌(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