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農民工罹患職業病的現象不容忽視。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毒有害企業已超過1600萬家,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農民工總人數超過2億,成為職業病高危人群,其中最嚴重的危害是塵肺病、化學物質急慢性中毒等。以在國有煤礦打工的農民工為例,接受塵肺病檢查的農民工患病率接近5%,而很少接受塵肺病檢查的鄉鎮個體煤礦的農民工患病率就更高。截至2006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676562例,其中塵肺病累計發病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現患470247例。而按照我國職業病統計規定,還有許多職業病患者尚未進入此統計之列。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必須堅持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綜合監管,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健康。為此,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1.依法強化國家監察機制。一是各地要落實職業病防治行政首長負責制,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指標。依法制定針對農民工群體的系統性職業病防治規劃,逐步關閉那些高污染、高能耗、嚴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產業;對工藝落后、生產條件差、防護措施不落實、職業危害嚴重的企業要徹底關閉。二是建立部門協作監管長效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對涉及建設項目審批的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建設項目審批程序,確保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三同時”的貫徹實施,嚴肅查處未經職業病危害評價的建設項目立項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等違法行為,對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職業衛生標準要求的,要依法予以處罰。未經衛生行政審核同意的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有關部門不得批準、核準和備案,工商部門不予注冊,銀行不予貸款,從而達到從源頭控制的目的。三是建議國家盡快完善有利于加強農民工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相應政策和法規。加大監管力度,開展對企業職業病的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改善作業工作環境,定期對農民工進行職業病診斷檢查,做到盡早發現、及時治療。四是建立省際職業病防治工作協作互動機制,互通信息,定期交流,建立起聯動應急機制。五是建立由省、市、縣、鄉的四級基本職業衛生服務體系,加大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投入,特別是基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建設,合理調配資源,建立健全鄉鎮企業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體系。
2.建立企業職業病防治責任落實機制。企業是防治職業危害的主體,企業法定代表人是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將農民工的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工作計劃,落實工作措施,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長效管理機制。指導和監督企業嚴格執行國家職業安全和勞動保護規程及標準,改善職業安全衛生環境。嚴格市場準入條件和執法監督,對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必須嚴格審查驗收,嚴格執行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規定。各類企業要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要像對待國企員工一樣給予農民工相應的健康待遇,定期組織農民工體檢。把《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中關于職業安全衛生的有關規定落實到企業的規章制度、集體合同及勞動合同之中。
《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
一般有毒物品目錄(2002年版)
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評價
職業危害防治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
低溫作業人員冷損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企業如何做好職工的防寒保暖工作
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
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硫酸的危害性和預防措施
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