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HSE管理體系的認識——體系的運行——持續改進(4)
本網據《安全、健康和環境》報道:
企業應按照適當的時間間隔對HSE管理體系進行內部審核和評審,根據審核、評審的結論和建議,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制定和實施改進計劃,及時完善HSE管理體系,確保其持續的適應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HSE管理水平。
1 HSE管理體系運轉的維持
根據物理學的熵增原理,原來基于合理分工、職責明確而嚴密銜接起來的有序的體系結構,會隨著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各部分之間的摩擦,而逐漸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導致有序平衡結構的解體。HSE管理體系的維持要求嚴格按照體系要求規范動作,扎扎實實解決好每一個存在的問題,消除或減少因摩擦而產生的結構內耗,HSE管理體系制定的大量實施程序正是為保持HSE體系的有序性這一目的的實現。
實施管理程序的主體是人,因此保證HSE體系的正常運轉,是大部分管理人員,特別是中層和基層管理人員要花大部分精力從事的工作。但是,僅有維持是不夠的。
2 HSE管理體系的改進和提高
2.1 HSE管理體系改進和提高的內涵
企業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必然會對HSE體系的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和活動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企業內部HSE各要素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并可能引起要素之間的連鎖反應。HSE管理體系如不及時根據內外變化的要求,適時進行局部或全局的調整,則可能被變化的環境所淘汰,或被改變了的內部情況所不容,這就要求HSE體系必須不斷進行改進。
HSE管理體系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能為企業的安全、環境和健康管理提供它的貢獻。而HSE體系要為企業做這些貢獻,必須首先以一定的方式從企業取得必要的資源并加以整合,它為企業提供的貢獻越是大于它從企業的索取(或稱運行費用),它的生命力應越旺盛,而一旦HSE體系跟不上企業的發展變化,它的索取大于了它的貢獻,必然會被企業逐步拋棄而趨向消亡,因此HSE體系的改進和提高也是其自身存在的要求。
2.2 HSE管理體系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
HSE管理體系無疑比傳統管理模式要更先進和科學,但并不是說它就完美無瑕。它起源于國外,在實踐中不能機械照搬,如果不符合我們企業的實際情況,是不會得到廣大基層員工的擁護的。在HSE體系建立的過程中,一種較好的方法是邊建立邊應用,將體系中要求的和我們根據自己理解制定的HSE管理程序和方法應用于實際工作,由實踐來檢驗是否可行和有效,再加以制度化,然后再實踐、再修改完善,使HSE管理更加有效和符合實際,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因此,我們應該在繼承過去有效管理的基礎上,汲取該體系的精華部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吸收和借鑒各種成功的經驗和管理模式,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不斷修正不適宜的部分,使之達到促進和提高企業HSE管理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