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B/T 19001-2008
|
GB/T 24001-2004
|
GB/T 28001-2001
|
|
|
4.2.3 文件控制
|
4.4.5 文件控制
|
4.4.5 文件和資料控制
|
|
主要區別
|
1.QMS與EMS兩者對文件控制的要求無原則區別,與OHSMS之間有區別。
2.QMS與EMS規定對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識別,而OHSMS強調應易于查找。
3.QMS與EMS要求文件在必要時進行評審與更新,強調了以實際需要為原則,而OHSMS則規定對文件資料進行定期評審,因此必須明確評審的周期和時間;
4.QMS與EMS規定了對外來文件的控制要求,而OHSMS的控制范圍包括標準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資料,其中“法規和其他要求”是標準所要求的,應包含文件和資料控制范圍內。
|
||
|
|
4.2.4 記錄控制
|
4.5.4 記錄控制
|
4.5.3 記錄和記錄管理
|
|
主要區別
|
1.三個標準對記錄的控制要求類似,無原則區別,但QMS對記錄控制要求規定更細化,包括8個方面。
2.有關記錄的貯存要求,在EMS中要求為存放,而OHSMS則強調按照適合于體系和組織的方式保存記錄。
|
||
|
|
5.3 質量方針
|
4.2 環境方針
|
4.2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
|
主要區別
|
1.基本要求類似,都強調了方針的內容應包括組織的承諾,以及與組織實際的結合。
2.QMS與EMS規定了方針與目標的聯系,即方針應為目標的制定和評審提供框架;而OHSMS 無此要求,但在4.3.3目標中規定了“目標應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3.在對方針的評審要求方面,三個標準有區別:QMS要求在持續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EMS未明確評審的要求(但在4.6管理評審中提到);而OHSMS則要求定期評審方針。
4.EMS及OHSMS考慮到相關方的理解、參與、監督等作用,都要求方針可為公眾/相關方所獲取,而QMS無此要求。
|
||
|
|
6.資源管理
|
4.4.1 資源、使用、職責和權限
|
4.4.1 結構和職責
|
|
主要區別
|
QMS對資源的管理有專門條款規定,包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EMS及OHSMS則作為管理者的職責之一,規定了提供資源的要求,強調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專項技能、技術和財力資源,EMS也包括對基礎設施的要求。
|
||
|
|
GB/T 19001-2008
|
GB/T 24001-2004
|
GB/T 28001-2001
|
|
|
6.2.2 能力、培訓和意識
|
4.4.2 能力、培訓和意識
|
4.4.2 培訓、意識和能力
|
|
主要區別
|
1.三個標準條款標題描述順序不一致,但都強調了對人員能力的要求。QMS要求的能力應從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四個方面滿足;而EMS與OHSMS則要求從教育、培訓、經歷三個方面予以滿足。經驗/經歷在英語中是同一個詞“experience”,知識翻譯的不同。
2.QMS規定了獲得所需能力的途徑,即通過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滿足要求;EMS強調的是通過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滿足與組織環境因素和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培訓需求;而OHSMS未對此做出明確規定。
3.在意識培訓方面,EMS與OHSMS強調了偏離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說明偏離后果嚴重性的培訓在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性。
4.QMS提出了對所采取措施有效性評價的要求,而EMS與OHSMS則沒有明確規定。
5.OHSMS強調了培訓應考慮不同層次的要求,體現了培訓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
||
|
|
5.6 管理評審
|
4.6 管理評審
|
4.6 管理評審
|
|
主要區別
|
1.三個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的目的一致,都是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對管理評審的時間規定要求有區別:QMS要求按策劃的時間間隔;EMS要求按計劃的時間間隔;OHSMS則要求按規定的時間間隔。策劃更強調實現目標的目的性。
3.QMS與EMS都規定了詳細的評審輸入要求;而OHSMS只規定了原則要求。三個標準都規定了評審的輸出的相關要求。
4.QMS與EMS要求保持/保存管理評審記錄;而OHSMS則強調管理評審應形成文件。
|
||
|
|
5.5.3 內部溝通/7.2.3 顧客溝通
|
4.4.3 信息交流
|
4.4.3 協商和溝通
|
|
主要區別
|
1.三個管理體系都重視溝通、信息交流在管理體系中的作用。QMS分別在5.5.3和7.2.3中規定了內外部溝通的要求;EMS規定了信息交流的要求;OHSMS則規定了協商和溝通的要求。三者的溝通、交流的范圍、內容不同。
2.溝通的范圍不一樣:QMS溝通是指在組織內和顧客之間的溝通;EMS是指在組織內各層次和職能間的信息交流以及與外部相關方的聯絡;OHSMS則指與員工和其他相關方的溝通。
3.EMS與OHSMS的溝通交流有其特殊性:EMS強調了對重要環境因素與外界溝通的決定和安排;OHSMS則將員工參與和協商作為重要內容,體現了員工在OHSMS中的重要作用。
4.EMS要求將與外部相關方的聯絡的接收以及就重要環境因素與外界交流的決定形成文件;OHSMS要求將員工參與和協商的安排形成文件;而QMS則沒有對溝通形成文件的規定。
|
||
|
|
GB/T 19001-2008
|
GB/T 24001-2004
|
GB/T 28001-2001
|
|
|
7.6 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
|
4.5.1 監視和測量
|
4.5.1 績效測量和監視
|
|
|
三個標準都有關于監測設備的控制要求,但要求的程度不一致:QMS明確規定了監測設備的確定、校準和檢定、調整與再調整、校準狀態識別、防護、偏離校準狀態的處置、記錄以及對用于檢測的計算機軟件的控制要求;EMS與OHSMS強制性要求較少,僅對檢測設備的校準、維護以及記錄要求做出了規定。
|
||
|
|
8.2.2 內部審核
|
4.5.5 內部審核
|
4.5.4 審核
|
|
|
1.三個體系均有對內部審核的要求,但規定不完全一致;
2.內部審核時間的規定不一樣:QMS要求按策劃時間間隔;EMS要求按計劃時間間隔;OHSMS要求定期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因此,應明確審核的周期;
3.QMS內部審核要求負責受審區域的管理者及時采取措施,消除所發現的不符合及其原因,并跟蹤/驗證措施的有效性;而EMS和OHSMS均未在此做出規定,有關內部審核中的不符合的處理應按EMS的4.5.3及OHSMS的4.5.2控制。
4.EMS及OHSMS強調了向管理者報告或提供審核結果的要求。
|
||
|
|
8.3不合格品控制/8.5改進
|
4.5.3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
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
|
|
|
1.三個標準均有對不符合及糾正、預防措施的控制要求,但控制的內容與范圍不一致:QMS在8.3中規定了對不合格品的控制要求,在8.5中規定了針對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采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的要求;EMS在4.5.3中規定了對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要求;OHSMS則在4.5.2中規定了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要求。
2.OHSMS的4.5.2中規定了對事故處理和調查的要求,體現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
||
企業安全管理體系融合實踐
雙重預防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與…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礎…
質量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評審報告…
建立一體化風險防控體系 打造安全生…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手冊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手冊
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員工健康保障程序…
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什么是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礎…
QHSE管理體系簡介
產品生產過程及環境、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中石油QHSE管理體系
淺析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