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斷地高。我國對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隨之催生了石油化工企業的快速發展,石油管路,煉油廠,加油站等不斷的增多。這雖然有利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管理不善,這就像放置在我們身邊的一顆顆威力巨大的炸彈,隨時都會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本文基于兩起事故案例,淺析石化事故發生的原因,吸取教訓,總結幾條加強石化企業安全生產的可行經驗與方法。
關鍵詞 石化設備 事故案例 安全生產 經驗教訓
1 引言
近些年,石油化工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安全責任事故也時有發生,我國的石油安全生產形勢依舊十分嚴峻。事故的頻繁發生,對企業的安全生產作業和該職業從事人員的危害嚴重,從而在經濟上造成重大損失,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業的安全投入不足,對石油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和從事人員的安全意識缺乏。在目前來看,我國應對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的相關措施還不是很健全,應對事故的能力比較差,造成了多起傷亡以及經濟損失事故[1]。石油企業管理者應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足夠重視,建立“安全經濟觀”意識,因為對于石油企業來說,安全就是效益。
2 案例分析
2.1 中石油大連石化爆炸事故調查報告
2.1.1 事故概況及經過
2013年6月2日14時27分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化分公司第一聯合車間三苯罐區小罐區939#雜料罐在動火作業過程中發生爆炸、泄漏物料著火,并引起937#、936#、935#三個儲罐相繼爆炸著火,造成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697萬元[2]。
2.1.2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林沅公司作業人員在罐頂違規違章進行氣割動火作業,切割火焰引燃泄漏的甲苯等易燃易爆氣體,回火至罐內引起儲罐爆炸[3]。
(二)間接原因
1.中石油七建公司大連項目部在承攬939#儲罐儀表維護平臺更換項目后,非法分包給沒有勞務分包企業資質的林沅公司,以包代管、包而不管,沒有對現場作業實施安全管控。
2.林沅公司未能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未取得勞務分包企業資質就非法承接項目;企業規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實,員工安全意識淡薄,違章動火;未對現場作業實施有效的安全管控。
3大連石化公司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管理及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制度執行不認真不嚴格,檢維修管理、動火管理和承包商管理嚴重缺失。
4.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對大連石化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管理不到位,對大連石化公司反復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重視不夠,對大連石化公司存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和動火、承包商管理嚴重缺失等問題失察。
2.2 廣州石化貯運部“5.10”閃爆著火事故報告
2.2.1 事故經過概況
2011年5月10日13時10分左右,廣州石化貯運部2#罐區操作人員發現G203罐(5000立方米,內浮頂罐)防火堤內可燃氣體報警器報警,有可燃氣體從油罐頂部氣窗、通風管等處溢出。13時15分左右,現場發生閃爆,G203罐頂部氣窗、通風管處起火。13時25分將火撲滅。閃爆造成在2#罐區防火堤外下風向路邊休息、等待施工的深圳建安公司4名員工,以及路過的華穗工程公司3名員工不同程度燒傷。其中深圳建安公司1名員工經搶救無效于5月11日死亡,2人重傷,1人輕傷;華穗工程公司1人重傷,2人輕傷[4]。
2.2.2 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直接原因:
進入G203罐的粗汽油中含有大量液態烴組分。由于持續時間長,粗汽油中含有的液態烴等輕組分從罐頂通氣管、透氣窗溢出并擴散,遇位于下風向防火堤
外施工板房內的非防爆電器而引發閃燃。
(二)事故間接原因:
一是倉促開車,開車方案、應急預案不完善。1#催化裂化按計劃檢修2個月,進行多產丙烯的MIP-CGP改造。檢修過程中因主要設備不能如期到貨、臨時設計修改多等原因造成開工推遲。反應系統噴油后,由于吸收穩定系統運行不正常,液態烴組分無法分出,導致含有大量液態烴組分的粗汽油進入常壓儲罐。裝置改造后粗汽油至吸收塔管線與不合格汽油外送管線之間缺少隔斷閥,存在吸收塔內氣體倒串至污油罐的隱患。企業對設計存在的缺陷沒有采取相應措施,流程檢查不到位,5月9日當粗汽油調節閥失靈、改副線閥控制時,吸收塔氣體倒串至污油罐G304,造成罐頂部多處撕裂、底部翹起。
二是沒有認真吸取教訓。污油罐G304損壞后,相關部門、單位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深入查找事故原因并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進而發生了更大事故。
三是現場管理存在漏洞。在裝置已經開車、儲罐正在進油,特別是粗汽油中含有大量液態烴等輕組分情況下,沒有及時停止現場施工,沒有采取區域警戒、隔離等防護措施,仍然安排在臨近罐區進行施工,導致多人受到意外傷害。
3 目前石油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 石油企業安全管理問題
石油企業的安全生產意義重大,盡管當前眾多石油企業及相關部門非常重視石油生產的安全管理,但是在石油企業生產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缺乏系統理論。目前我國所采用的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理論幾乎都來自西方,我國在這方面的理論寥寥無幾,這從大學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論的缺乏導致石油企業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經驗,缺乏系統理論支持。西方由于發展時間較長,管理經驗較為豐富,在管理理論上也已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總結了一系列系統的事故控制理論,如風險分析理論、軌跡交叉理論、多米諾骨牌理論、單因素理論等,在這些系統理論的指導下,企業可以根據其現實情況創造出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②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經驗說教多,理論推廣很少。作為高風險的石油企業,逐漸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該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較大的改進。從1997年起國內石油行業陸續發布了《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等多個行業標準文件,標準性文件的頒布有利于提高國內石油企業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動我國國內石油企業盡快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節約企業成本,改善企業形象。與此同時,國內率先建立HSE管理體系的部分企業在這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5]。
3.2 石油企業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國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諸多的問題,對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對安全事故隱患的處罰力度不夠。事故隱患的存在是石油企業安全事故發生的一個最重要原因,絕大多數事故發生源于安全隱患的存在,所以企業必須防患于未然,講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但同時依據法律規定,只要沒有出現重大的事故,對于個人只能追究行政責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罰款為主,對于地方保護主義來說實在是缺少震撼感。為此相關專家提出應將安全事故隱患納入刑法的范圍,事故發生后要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加大事故的處罰力度[6]。
②石油企業的職工權利意識及安全生產意識較差。經研究發現,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一種失誤,可能發生在操作人員的操作過程中直接導致失誤,也可能發生在務類管理人員的工作過程中導致管理失誤[7]。同時,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企業的不安全狀態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企業,許多職工的生產環境非常險惡。勞動者處于被雇傭的位置,無法自由的表達他們的意志,也沒有組織成一支強大的力量,來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因此企業生產者及相關政府部門要引起足夠重視,保障石油企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4 結論
石化行業危險陛大,通過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做到事前預防和事后及時處理,才能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8]。本文通過分析兩起石化企業的安全生產事故,從中受益良多。我們獲得的經驗教訓有:要確保工廠的領導層有時間專注于日常運轉,而不是被過多的競爭需求分心。管理者要了解他們所管轄的區間和工廠中發生了什么情況;有必要尋求正確的、顯示進程安全趨勢的衡量標準;不要被人身事故衡量標準誤導,這種標準有一定作用,但在這種大規模的事故中起不到警示作用;調查生產事故很重要,缺乏事故遏制措施同樣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調查事故遏制措施缺失也需要同樣重視。要全面地記錄事故,并且交流經驗教訓。同時也要加強培育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工作素養,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總之,造成石化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的因素是長年累積的結果,我們要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在未來通過配套的、持續的措施來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曉輝.石油化工安全生產事故災難分析及對策. 中國化工貿易.2012,9,192.
[2] 中國新聞網.官方通報大連石化“6·2”事故:全國石油庫開展專項檢查. .
[3] 張夏.落實主體責任消除安全“弊病”--“6·2”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爆炸事故的教訓. 廣東安全生產 , 2013,11,39-40.
[4] 百度百科.“5·10”廣東廣州汽油罐爆炸事故.
[5] 郭成棟.基于HSE管理體系的石化企業事故控制研究. 企業技術開發,2014,33(2),20-21.
[6] 關明坤,侯得川.我國石化企業生產事故致因研究. 管理觀察,2014,79-80.
[7] 吳振霞.淺析從事故分析入手完善石油化工設備安裝措施的落實. 科技博覽,226.
[8] 連仲,羅茜.石油化工行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預防措施. 中國科技博覽,80.
鍋爐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鍋爐司機作業指導書
鍋爐高硫煤摻燒技術措施
壓力容器使用和檢修安全防護
履帶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橋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塔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輪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管道焊接標準
吊車吊裝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
氧氣、乙炔安全使用方法
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截止閥的作用
氣瓶安全使用基本常識
液化氣鋼瓶的檢驗與安全使用
二氧化碳鋼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