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1.1.1 爐內管爆漏,主要是水冷壁、省煤器等受熱面管道
爆漏。
1.1.2 爐外管爆漏,主要是給水管道、出水管道、各部取
樣管道的管道爆漏。
1.1.3 各部承壓部件及管道的閥門、熱供系統測點、熱供
儀表管座等的爆漏。
1.2 事故的危害程度
1.2.1 由于承壓部件爆漏造成附近人員被高溫高壓的介質
燙傷或受到打擊傷害。
1.2.2 由于承壓部件爆漏造成附近的其他鍋爐輔機、鍋爐
控制系統等其他有關設備、設施損毀。
1.2.3 鍋爐一旦發生事故將影響市區供熱效果。
1.3 事故的誘因分析
1.3.1 鍋爐未按規定進行年檢。
1.3.2 鍋爐缺水和超溫超壓運行。
1.3.3 鍋爐附件如壓力表、安全閥等未校驗導致數據不準
確。
1.3.4 軟化水不合格導致水冷壁、鍋筒等部件結垢。
1.3.5 操作人員不按規程進行操作。
1.3.6 安全巡檢不到位。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應急指揮機構
總指揮:書記
常務副總指揮:生產調度部部長
副總指揮:設備檢修部部長
成員:第一熱源廠廠長、辦公室主任、財務部部長、人力
資源部部長、生產調度部部長、工程部部長、工程公司經理、
工會、安全管理部部長、物資供應部部長、監察中隊隊長、設
計所所長、后勤保衛部部長、團委書記、計量管理部部長、物
資管理中心主任、設備檢修部部長、資料室主任、企業管理部
部長、保溫管廠廠長、用戶發展部部長、群工作部部長、分析
化驗中心主任、用戶服務中心負責人、節能管理部部長、車隊
隊長、收費稽核部部長、各管理站站長、管網巡查部部長、應
急救援小組組長等。
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辦公室,應急辦公室設在安全管理部,
負責日常工作。
應急值守室電話:XXXXXXXX
應急救援辦公室主任:安全管理部部長
2.2 職責
2.2.1 總指揮:
全面負責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批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綜合
預案的實施;根據應急辦公室及專家的事故評估,決定是否啟
動應急預案和終止應急響應,必要時決定向外部請求支持;負
責應急救援人員、資源配置、力量調動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向
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并落實上級領導下達的重要指示;負
責任命或一名現場指揮全面行使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權
力。
2.2.2 常務副總指揮:
在總指揮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協助總指揮負責具體的指揮
工作,當總指揮不在公司時,常務副總指揮行使總指揮職責。
2.2.3 副總指揮:在總指揮和常務副總指揮的領導下進行
工作,協助總指揮和常務副總指揮負責搶險救援具體的指揮工
作。
2.2.4 應急辦公室:負責組織公司綜合應急預案的編制、
修訂、維護和更新;負責督促、檢查各單位、部門、應急救援
專業隊伍應急救援預案和措施的制定及設施的維護和更新;負
責督促、檢查應急救援物質的計劃、采購、儲備、管理、檢查、
維護情況;負責組織有資質單位對應急救援現場有毒、有害氣
體及物質的監測,向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相關的技術參數。
2.2.5 通信聯絡組:
組?長:辦公室主任
成?員:辦公室及客服中心成員
接到報警后,立即采取措施中斷一般外線電話,確保事故
處理外線暢通,應急指揮部處理事故所用電話迅速、準確無誤;
迅速通知應急指揮部、應急辦公室及各救援專業組和有關
部門。
2.2.6 應急救援組:
組?長:設備檢修部部長
成?員:第一熱源廠、設備檢修部及各管理站成員
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隊伍奔赴現場,根據事故情形正確
配戴個人防護用具,協助事故發生單位迅速切斷事故源和排除
現場的易燃易爆物質;
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指令,迅速搶修設備、管道,控制事故,
以防擴大;查明有無中毒人員及操作者被困,及時使嚴重中毒
者、被困者脫離危險區域;
現場指導搶救人員,消除危險物品,開啟現場固定消防裝
置進行滅火;
負責現場滅火過程的通訊聯絡,視火災情況及時向指揮中
心報告,請求聯防力量救援;
現場固定消防泵、移動滅火器等要按規定經常檢查,確保
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有計劃的開展滅火預案的演練,熟悉消防重點的滅火預案,
提高滅火搶修的戰斗力;
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預測設備,管道泄漏部位進行計劃性
檢修,并進行封圍堵等搶修措施的訓練和實戰演練。
2.2.7 警戒疏散組:
組?長:監察中隊中隊長
成?員:監察中隊成員
發生事故后,警戒疏散組根據事故情景配戴好防護服、防
毒面具等,迅速奔赴現場;根據火災爆炸影響范圍,設置禁區,
布置崗哨,加強警戒,巡邏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禁區;
接到報警后,封閉廠區大門,維護廠區道路交通程序,引
導外來救援力量進入事故發生點,嚴禁外來人員入廠圍觀;
警戒疏散組應到事故發生區域封路,指揮搶救車輛行駛路
線。
2.2.8 物資供應組:
組?長:倉儲中心主任
成?員:倉儲中心成員
在接到事故報警后,根據現場實際需要準備搶險搶救物資
及設備等工具;
根據生產部門事故裝置查明事故部位管線、法蘭、閥門、
設備等型號和幾何尺寸,對照庫存儲備及時準確的提供備件;
根據事故的程度及時向外單位聯系,調集物資、工程器具
等;
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運輸。
2.2.9 醫療救護組:
組?長:人力資源部部長
成?員:辦公室及人力資源部成員
熟悉廠區內危險物質對人體的危害的特性及相應的醫療急
救措施。
儲備足量的醫療器材和藥品,并能隨時取用;
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做好準備工作,傷者送來后,根據傷
者癥狀及時采取相應得急救措施,對傷者進行急救,重傷員及
時轉院搶救;
當廠區急救力量無法滿足需要時,向XX 市郊區醫院申請
救援并迅速轉移傷者。
2.2.10 消防搶險組
組?長:后勤保衛部部長
成?員:后勤保衛部成員
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隊伍奔赴現場,根據事故情形正確
配戴個人防護用具,協助事故發生單位迅速切斷事故源和排除
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
查明有無中毒人員及操作者被困,及時使嚴重中毒者、被
困者脫離危險區域;開啟現場固定消防裝置進行滅火;負責現
場滅火過程的通訊聯絡,視火災情況及時向指揮中心報告,請
求聯防力量救援;現場固定消防泵、移動滅火器等要按規定經
常檢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有計劃的開展滅火預案
的演練,熟悉消防重點的滅火預案,提高滅火搶修的戰斗力;
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預測設備,管道泄漏部位進行計劃性檢修,
并進行封圍堵等搶修措施的訓練和實戰演練。
3.處置程序
3.1 信息報告程序
3.1.1 發生鍋爐事故后,現場負責人應在事故發生后第一
時間向調度長、部門領導和相關專業技術負責人報告。
3.1.2 發生鍋爐事故現場負責人必須根據事故性質直接或
逐級報告。事故發生涉及部門第一責任人接到現場報告后,應
立即報告公司總經理、分管領導、生產調度部、安全管理部。
3.1.3 當鍋爐發生Ⅳ級以上事故后,應啟動綜合應急預案。
3.2 信息報告內容
3.2.1 發生事故部門名稱、時間、地點。
3.2.2 事故的簡要情況及事故的初步判斷。
3.2.3 事故發生的危害程度及影響范圍。
3.2.4 事故發生后采用的應急處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3.2.5 需要公司相關部門和單位協助和處理有關事宜。
3.2.6 詳細聯系方式及其它需要說明的內容等。
4.處置措施
4.1 處置原則
在鍋爐承壓爆漏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中,應急救援工作必
須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方針,堅持“快速
反應,統指揮,分級負責,內部自救與上級公司、社會救援相
結合”的原則。
4.2 處置措施
4.2.1 當確認鍋壓設備爆漏事故即將或已經發生時,應急
辦公室依據不同事故專項應急處置預案的級別,啟動相對應的
應急處置預案。
4.2.2 發生事故后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防止事故
擴大,限制事故范圍或消除事故根本原因,迅速恢復機組正常
運行,在設備不具備運行條件或繼續運行對人身、設備有直接
危害時,應停機處理。
4.2.3 當水冷壁發生爆漏后,若不嚴重尚能維持運行時,
可適當降低負荷維持到備用爐投入運行后在停爐。若無法維持
正常壓力及溫度和穩定燃燒時應立即停爐。立即停止給煤機,
二次風機、引風機繼續運行,保持負壓;將火吹滅,爐膛下部
溫度降到500℃以下;盡可能將爐料及返料放掉。停止一次
風機、返料風機、電除塵、打開煤氣放散閥,引風機應繼續運
行以吸出煙氣和蒸汽。停爐后根據出水溫度及爐溫情況調節供
水流量。
4.2.4 當省煤器爆管后,如能維持運行時,應待備用爐投
入運行后在停爐。如不能維持或事故逐漸擴大應立即停爐。停
止給煤機、二次風機等將火吹滅后,停一次風機、返料風機、
電除塵同時放掉返料和爐料。停爐時保持引風機運行一段時間,
根據爐溫和出水溫度情況調節供水流量。
4.2.5 每次檢修開展鍋爐定期檢查,其它檢修應進行安全
性能檢驗,鍋爐檢驗項目和程序按有關規定進行,并加強鍋爐
承壓部件的技術監督,以便進行相應維護、改變。其它壓力設
備檢驗按標準規定期限進行。
4.2.6 鍋爐設備外部檢驗應一年一次,安全附件中安全閥、
溫度計校驗每年進行一次,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運行期巡
檢應每班進行一次。
4.2.7 參加熱網調峰時應按照運行規程、相應的技術措施
認真執行,按規定對鍋爐的負荷做出調整,切忌大幅度地加減
負荷。
熱力公司鍋爐爆漏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壓力容器爆炸專項應急預案
學校特種設備安全應急處置預案
電梯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港多用途碼頭特種設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事故專項應急…
電梯專項應急預案
一品中央電梯救援演練方案
特種設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特種設備專項應急預案
叉車事故應急預案
有限空間作業(污水池)應急救援演練
叉車應急預案
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起重機械應急預案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