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業也在迅速的發展中。然而建筑業建設始終都在消耗著能源,目前為止建筑業已經成為能耗大戶,要解決能源消耗問題,必須采用相應的節能技術,來調節能源短缺問題。
關鍵詞: 住宅 , 建筑設計, 節能技術, 措施
引言
在我國能源消耗的構成中,住宅建筑的能耗是最主要的消耗形式,其占有的比率是最高的。在當今房地產行業步入成熟期的中國,環保節能型的住宅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因此要如何做好住宅節能,降低其能耗比例,已經成為了建筑行業的頭等大事。在當前,雖然房地產已步入成熟期,但住宅建筑節能設計才處于初期階段,無論是理論方面還是技術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住宅的整體規劃、能源優化利用、結構保溫、新能源開發上采取措施,才能降低住宅建筑的能耗。
1.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的節能技術
1.1節能住宅的概念
節能住宅是通過科學的設計、采取新型材料來提高建筑圍護結構(通常指外墻、屋面、外門窗和樓板)的熱工性能,同時提高采暖、空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把室內自然溫度控制在人體舒適溫度范圍內,從而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適、環保的居住空間,并利用各種可再生資源,更進一步使節能建筑的耗能降低。
1.2規劃設計中的節能技術
住宅小區規劃應與建筑單體相協調,充分考慮各種宏觀因素(如地區、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勢等)對單體布局的影響,同時利用所在地區的天然熱源、風源等來實現每一棟住宅單體夏季都有充足的迎風面,冬季都有充足的日照,以滿足通風、采光與采暖的要求。單體之間的組合對氣流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響,特別是高層建筑群內部易受到回旋渦流的作用,容易出現死角,不利于室內的自然通風,從而形成不利的小區微氣候。因此,為了營造綠色舒適的小區微環境,應調整好單體之間的組合,使每棟建筑物處于周圍建筑物的氣流旋渦區之外,避免出現滯流區。另外,綠化和水體可以改善小區的微氣候。設計時,應結合住宅小區規劃布置綠化和水體,以此進一步改善室內外的物理環境(聲、光、熱),減少熱島效應,改善局部氣候,保證小區內的空氣溫度、濕度、氣流速度和熱島強度等各項指標符合健康舒適和節能要求。
2.建筑節能設計技術
2.1住宅外墻的節能設計
墻體是住宅外圍護結構的主體,是建筑室內外熱交換的主要介質。建筑節能中有約25%是通過外墻的保溫隔熱性能來實現的。因此,墻體的設計是不容忽略的一個方面。外墻除了應具有基本的承重、安全圍護等功能外,還應考慮選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墻體材料,對傳熱性好的墻體或墻體中傳熱性好的部位應加設保溫隔熱層。目前,國內受到幾個事件的影響,對外墻保溫材料的選用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常用的幾種外墻材料中,保溫隔熱性能較好的是燒結多孔磚和加氣混凝土砌塊以及復合墻體。復合墻體中絕熱材料主要有巖棉、礦棉、玻璃棉、膨脹珍珠巖、玻化微珠、加氣混凝土板等。復合墻體保溫隔熱宜選用外墻外保溫。外保溫的絕熱材料是連續外包的,能有效隔斷具有熱橋作用的混凝土梁、柱等,而產生“斷橋”作用,達到預期的節能降耗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植物來調節氣溫。在日照強烈的墻面,種植植物來吸收太陽熱量,減少傳入室內的熱源。據報道,在建筑物的西面墻上種植爬墻虎,若植被遮蔽為90%的狀況下,外墻表面溫度可降低8.2℃,并有利于吸塵和消音,減少溫室效應。
2.2住宅屋面的節能設計
在建筑物受太陽輻射的各個外表面中,屋面是接受太陽輻射時間最長的部位,因此受輻射的熱也是最多的,相當于東西向墻體的2~3倍,所以它的保溫隔熱也顯得尤為重要。保溫隔熱的材料宜選用密度大、導熱系數小、憎水或吸水率較小的材料。采用倒置式屋面將憎水性保溫材料設于防水層上,可有效防止傳統屋面構造中因防水層老化而影響建筑保溫隔熱及防水效果的問題。此種方法施工簡易,可廣泛采用。
另外,利用屋頂種植花卉、灌木等植物形成生態型屋面,既可阻擋熱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達到保溫隔熱的效果;又可美化環境,改善城市氣候,做到一舉兩得。土壤導熱系數小,有很好的熱惰性,不隨大氣氣溫驟然升高或下降而大幅波動,有利于屋面的保溫隔熱。同時,在屋面蓄水,形成蓄水型屋面,也是屋面節能的有效措施。利用水蒸發可帶走大量的熱,從而有效減弱屋面的傳熱量和降低屋面溫度。此外,采用平、坡屋頂結合的構造形式,在屋面保溫隔熱層上做架空層,通過空氣流通來散熱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2002-2016年我國地鐵施工安全事故規…
北京地面沉降災害評估指標及標準劃分
高速鐵路架橋機過槽形梁架設施工技術
高速鐵路載體樁復合地基施工技術
滲鋁鋼抗應力腐蝕開裂及抗氫脆性能研究
青島地鐵工程建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研究
軟土地層中地鐵隧道透水事故處理及修…
軟土地區樁基施工對緊鄰運營地鐵隧道…
淺析進一步加強項目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
安全意識與安全教育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
項目安全管理淺談
淺談工地現場安全文明施工
淺談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鉆孔灌注樁偏位的原因及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