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器主要用于補嘗電力系統感性負荷的無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線路損耗,改善系統電壓質量增加輸變電設備的輸電能力。電容器的正常運行對保障電力系統的供電質量與效益起重要作用。要使其正常運行必須分析影響其正常運行的因素。本文將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一、設計方面;二、施工方面;三、運行方面;四、組織管理方面。
一、設計方面
1.首先主要選擇有資質的并符合要求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設計單位根據勘察文件及其用戶負荷等一些情況,精心組織力量進行設計。使其設計成果能夠滿足業主要求又能突出安全可靠、經濟合理、運行及檢修方便。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內容:
1)運行產品可靠性;
2)產品類型和功能選擇;
3)控制器選取和控制方式問題;
4)補償效果和控制方式問題;
5)無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問題;
6)諧波影響和電容器保護問題。
2.要做好設計圖紙,設備廠家圖紙會審工作,將設計缺陷消除在施工前。
二、施工方面
1.制定嚴格的材料檢驗制度,把好施工第一關。避免由于材料質量問題造成返工及質量事故。
2.組織專業質量知識施工技能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能力,嚴格執行各級驗收及工序控制制度。
3.安裝好后的設備要及時進行保護,現在的建設工程項目往往工期比較緊、交叉作業多特別要注意防水、防潮、防撞擊措施,使其在投運前能達到設計標準和規范要求。
三、運行方面
1.溫度
溫度對電容器的運行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環境溫度和工作溫度。
1)環境溫度
電容器組的環境溫度不得超過40攝氏度,24小時內的平均溫度不得超過30攝氏度,一年內的平均溫度不得超過20攝氏度。超出要求時,應采用人工冷卻或將電容器組與網絡斷開。安裝地點溫度一般通過水銀溫度計來測量,并且必須做好溫度記錄。安裝點選擇在室內各層電容器總裝設高度2/3左右處裝置溫度計,因為這是室內散熱條件最差的地方,由該處反映的溫度也最真實。這樣測得的溫度才能較正確地反映出室內環境的實際溫度。
2)工作溫度
電容器運行時外殼的溫度,通常不準超過55攝氏度,為了便于監視電容器運行中的溫度,可在電容外殼上的最熱點,即通常為銘牌附近或其下方1—2cm處,粘貼示溫蠟片,以測試與顯示電容器的實際發熱程度。
2.允許過電壓
電容器組允許連續運行的過電壓為1.1倍額定電壓,即它可以在1.1倍額定電壓下長期運行。在運行中由于倒閘操作、電壓調整、負荷變化等因素都可能會引起過壓。電容器組允許短時過電壓,其短時過電壓數值由過電壓的時間加以限定。如表〈1〉
電容器組允許的工頻過電壓 | ||
工頻過電壓 | 最長持續時間 | 說明 |
1.10un | 連續 | 電容器運行中任何一段時間的最高平均值 |
1.15un | 每24h中30min | 系統電壓的調整與波動 |
1.20un | 5min | 輕負荷時電壓升高 |
1.30un | 1min | 輕負荷時電壓升高 |
10kV配網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
10kV配網檢修安全技術措施探討
10kV配網施工中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
大工區建制下配網集約化管理實踐探索
電力電纜故障判斷檢測技術與預防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配網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應用
發電廠預防電纜故障的技術措施及其應用
快捷查禁違章打造配網施工安全
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
發電機軸電壓產生的原因、危害及處理…
電廠值長如何做好安全生產調度工作
淺談電力安全生產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應對策略
淺談電力企業班組安全生產管理
工業企業電氣危險源辨識
氫站、油站重大危險源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