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和尚出家后,開始學剃頭,老和尚先讓他在冬瓜上練習,小和尚每次練習完剃頭后,將剃刀隨手插在冬瓜上,后來在給老和尚剃頭時,也將剃刀隨手插在了老和尚的頭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習慣性的壞行為危害甚大。同樣在我們企業的安全工作中,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發生的各種事故,幾乎都與習慣性違章分不開。那么什么是習慣性違章呢?習慣性違章,就是指那些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或有章不循,堅持、固守不良作業方式和工作習慣的行為。生產過程中,習慣性違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所導致的各類事故的罪魁禍首,是一種違反安全生產客觀規律的盲目行為,因而對安全生產危害極大。事故統計表明70%~80%的人為誤操作事故都與習慣性違章有直接聯系,它是導致人身傷亡的重要隱患,嚴重危及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行。因此反“習慣性違章”是各行各業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當務之急,是遏制事故強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產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根據安全行為科學理論,人的安全行為是復雜和動態的,具有多樣性、計劃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識水平的調節,受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支配;同時也受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態度、意識、知識、認知決定人的安全行為水平。習慣性違章是一種不安全行為,受事故心理支配。從事故心理導致事故發生的邏輯模型(造成事故的心理結構+事故機遇——導致事故的行為發生——事故)可以看出:可以通過研究造成事故者心理結構的內容和形成原因,探尋其心理結構形成過程的客觀規律,便能尋究和找出發生習慣性違章行為的人的心理原因。
二、習慣性違章行為的特點
1、麻痹性
有人曾經做過溫水煮蛙的實驗,把兩只青蛙分別放入已經燒開的鍋里和一個剛燒溫的鍋里,放入沸水鍋里的青蛙會立即從沸水鍋里拼命蹦出來,而放入溫水鍋里的青蛙,由于水溫的適宜,仍然在鍋里無動于衷,結果被煮死。在日常的安全生產中,習慣性違章的危害與這個實驗有異曲同工之處,違章的人一時沒有發生事故的,就如同溫水中青蛙沒有被立即煮死一樣,“水溫”還沒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點”。如果每次習慣性違章都必然導致自我傷害或使他人受到傷害,也許就不會去做“溫水之蛙”了。
2、頑固性
習慣性違章具有頑固性、多發性的特點。如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系緊下頜帶這條規定已經講了多少年,但實際上總有一部分員工有章不循,進入施工現場不正確戴好安全帽。盡管我們一直強調勞保用品要穿戴規范,勞保皮鞋不能拖著穿,但在今年春檢的相互交叉安全檢查中,查到某車生產崗位的何某把勞保皮鞋當拖鞋穿,接著我們又去查該車間的安全培訓記錄,發現該車間在3月份的培訓記錄中清楚地寫到“不能把皮鞋拖著穿”,并且上面還有何某的簽字。這說明習慣性違章確實非常頑固,要改變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習慣并非易事,需要我們安全管理人員持之以恒地對職工進行教育,對這些違章現象進行查處。
3、繼承性
有些員工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并不是自己發明的,而是從一些老師傅身上“學”、“傳”下來的。當他們看到一些老師傅違章作業既省力,又沒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這樣就把不良的違章作業習慣傳給了下一代,從而導致某些違章作業的不良習慣代代相傳。。
4、排它性
有習慣性違章的員工固守不良的傳統做法,總認為自己的習慣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藝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動參加過培訓,但還是“舊習不改”。
三、習慣性違章者的心理狀態
人的行為總是受思想活動支配的,習慣性違章行為也必然與錯誤的思想活動有關。從事故分析可以看出,習慣性違章的人大多存有以下心理狀態。
1、麻痹心理
我廠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壓機上操作,上模下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認為不會出事故,因行程較慢,即使手碰到上模也來得及抽脫開,但這位女工的手還是被壓傷。分析其心理活動特征:一是因模子行程慢產生不會壓住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模子的下行,注意力轉移至壓機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過程中把手抽離模腔。分析其心理過程是:麻痹——不注意——忘記——觸覺遲鈍。其主要是麻痹心理問題。
安全生產無小事 企業安全靠大家
安全措施在大型起重船上的應用
網絡安全的現狀分析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大型場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服務器虛擬化安全措施探究
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
風險投資的風險防范及其項目經營風險…
試論危巖穩定性評價與防治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作用
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淺析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和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