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糊數學
模糊數學是當代數學中的一門新興科學,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精確性與模糊性相互關系的輔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判斷一些事物時會得出“是”或“不是’的結論,這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精確性的反映。然而,客觀世界中有許多事情,它們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不能用“是”或“不是”能夠判斷的。比如:我們時常講的“安全生產形勢較好”、“安全第一責任者(安全)工作抓得扎實”、“事故隱患多”等等,都是在運用模糊概念。模糊數學實際上反映了事物處于中間狀態的屬性。
模糊數學以精確數學為基礎,提出了隸屬函數理論,確定了某一事物在多大程度上屬于所講的概念,或者不屬于所講的概念。在給出的范圍內,某一事物與所講的概念不一定只有“是”或“不是”的關系,而且還存在著中間狀態,用介于“0”和“互”之間的實數來表示其隸屬的程度。例如:某一事物(記作X)按照一定的隸屬程度(用d表示)隸屬于所講的概念(A),當d=1時,便是X屬于A:當d=0時,便是X不屬于A;當d=0.7時,表示X七成屬于A而三成不屬于A。在模糊數學中,概念是表示一個集或集合,所講的概念包含的某一事物則是一個元素,當隸屬于0與1之間值時,就是模糊集合。
安全性評價在許多方面都吸取和應用了模糊數學原理。在傳統的做法中,只把系統看成兩種狀態:或者安全,或者危險。但采用模糊數學原理進行安全性評價時,需要把系統的安全或危險狀態劃分為若干中間等級。比如:美軍MIL-SILD-882A標準中,把危險的嚴重程度劃分為四類:第一類,致命的,可造**員死亡或系統損壞;第二類,嚴重的,可造成嚴重傷害、嚴重職業病或主系統損壞;第三類,危險的,可造成輕傷、輕職業病或次要系統損壞;第四類,可忽略的,不會造成傷害和職業病,系統不破壞。四個等級都分別給出了從0到1的中間數值。
由于系統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其安全狀態如何,用精確數學“是”或“不是”的概念很難作出判斷,而應用模糊數學作出安全性評價,則能更為準確地反映出系統的實際情況。
三、控制論
控制論一詞是從希臘文借用來的。原意是“掌舵人”,它是研究關于機器和生物的通信和控制規律的一門科學。控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為保持事物某種特定狀態的穩定性或促使事物由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變,控制者按一定目的對控制對象施加的一種主動影響或作用。因此,要實現控制,至少要有施控系統、受控系統和控制作用的傳遞系統這三個基本要素,由它們構成一個控制系統。
控制的基本方式有:①開環控制。即控制系統中不存在反饋作用,系統的輸出對控制作用不產生影響的一類控制。③閉環系統。即控制系統中存在反饋作用的一類控制。③前饋控制。即盡量預測系統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干擾因素和發生的偏差,在干擾因素和偏差發生之前,預先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防止偏差的出現。
進行安全性評價,以便領先控制系統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是一種前饋控制的基本方式在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安全性評價的實施,實際上就是組成了一個控制系統:施控系統(各級安全管理者和職工群眾)、受控系統(安全管理、機械設備和勞動條件)、控制作用傳遞系統(檢查分析和整改措施)。安全性評價的施控結果,必將大大提高受控系統對危險性的控制能力和保持運行的安全性,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預見性和主動性。
四、概率論
概率論是研究和尋找隨機事件平均規律的理論。概率也叫“幾率”、“或然率”。某種事件在同一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表示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條件下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做隨機事件。隨機事件由大量成員組成,或者出現大量次數時,就能體現出統計平均規律。概率具有三種性質:①任何事件A的概率P(A),
總是介于0與1之間,即0在安全性評價中,概率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評價某種傷亡事故發生的概率,叫做概率評價法。應用概率,能夠評價事故的傷害程度、勞動保護用品的狀況、事故危險區域、系統的危險性等。
某熱電廠安全評價
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
陸上石油天然氣站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陸上石油天然氣井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安全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環保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技術管理體系評價方法
木材加工環境風險評估
風險評價的方法
危險源分類
安全生產風險評價報告
最小割集與最小徑集在事故樹分析中的…
危險源的分類
幾種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對照表
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