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事故管理特別是統一事故統計口徑的需要,為了評價企業安全狀況并提高可比性,為了便于對事故的科學分析和事故資料的積累,一般對傷亡事故進行如下分類。
(一)按事故類別分類
依據國家標準《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86),按事故類別即按致害原因進行的分類如下:
1.物體打擊(不包括爆炸引起的物體打擊):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
2.車輛傷害:指本企業機動車輛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
3.機械傷害:指機械設備或工具引起的絞、碾、碰、割、戳、切等傷害。但不包括車輛、起重設備引起的傷害。
4.起重傷害:指從事各種起重作業時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但不包括上下駕駛室時發生的墜落傷害和起重設備引起的觸電以及檢修時制動失靈引起的傷害。
5.觸電:由于電流流經人體導致的生理傷害。
6.淹溺:由于水大量經口、鼻進入肺內,導致呼吸道阻塞,發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它適用于船舶、排筏、設施在航行、停泊、作業時發生的落水事故。
7.灼燙:指強酸、強堿濺到身體上引起的灼傷,或因火焰引起的燒傷,高溫物體引起的燙傷,放射線引起的皮膚損傷等事故;不包括電燒傷及火災事故引起的燒傷。
8.火災:指造成人身傷亡的企業火災事故。不適用于非企業原因造成的、屬消防部門統計的火災事故。
9.高處墜落:指由于危險重力勢能差引起的傷害事故。適用于腳手架、平臺、陡壁施工等場合發生的墜落事故,也適用于由地面踏空失足墜入洞、溝、升降口、漏斗等引起的傷害事故。
10.坍塌:指建筑物、構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不適用于礦山冒頂片幫事故及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頂片幫:指礦井工作面、巷道側壁由于支護不當、壓力過大造成的坍塌(片幫)以及頂板垮落(冒頂)事故。適用于從事礦山、地下開采、掘進及其他坑道作業時發生的坍塌事故。
12.透水:指從事礦山、地下開采或其他坑道作業時,意外水源帶來的傷亡事故。不適用于地面水害事故。
13.放炮:指由于放炮作業引起的傷亡事故。
14.瓦斯爆炸:指可燃性氣體瓦斯、煤塵與空氣混合形成的達到燃燒極限的混合物接觸火源時引起的化學性爆炸事故。
15.火藥爆炸:指火藥與炸藥在生產、運輸、貯藏過程中發生的爆炸事故。
16.鍋爐爆炸:指鍋爐發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適用于使用工作壓力大于0.07MPa、以水為介質的蒸汽鍋爐,但不適用于鐵路機車、船舶上的鍋爐以及列車電站和船舶電站的鍋爐。
17.受壓容器爆炸:指壓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氣體爆炸(物理性爆炸)以及容器內盛裝的可燃性液化氣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發,與周圍的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遇到火源時產生的化學爆炸。
18. 其他爆炸:可燃性氣體煤氣、乙炔等與空氣混合形成的爆炸;可燃蒸汽與空氣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如汽油揮發)引起的爆炸;可燃性粉塵以及可燃性纖維 與空氣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引起的爆炸;間接形成的可燃氣體與空氣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汽與空氣相混合遇火源而爆炸的事故;爐膛爆炸、鋼水包、亞麻粉 塵的爆炸等亦屬“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觸有毒物質或呼吸有毒氣體引起的人體急性中毒事故,或在通風不良的作業場所,由于缺氧有時會發生突然暈倒甚至窒息死亡的事故。
20.其他傷害:指上述范圍之外的傷害事故,如扭傷、跌傷、凍傷、野獸咬傷等等。
(二)按傷害程度分類
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給受傷害者帶來的傷害程度及其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可將事故分為輕傷、重傷和死亡三種類型:
1.輕傷事故:指損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傷害(受傷者暫時不能從事原崗位工作)的事故。
2.重傷事故: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導致人體功能障礙長期存在的,或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105日(小于6000日),勞動力有重大損失的失能傷害事故。
一般而言,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重傷事故:
(1)經醫生診斷已成為殘廢或可能成為殘廢的;
(2)傷勢嚴重,需要進行較大的手術才能搶救的;
(3)人體的要害部位嚴重燒傷、燙傷,或雖非要害部位,但燒傷、燙傷面積占全身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的;
(4)嚴重的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鎖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腳骨等部位因受傷引起的骨折),嚴重腦震蕩等;
(5)眼部受傷較重有失明可能的;
(6)大拇指軋斷一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任何一指軋斷兩節或任何兩指各軋斷一節的;局部肌腱受傷甚劇,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自由伸曲的殘廢可能的;
(7)腳趾軋斷三趾以上的;局部肌腱受傷甚劇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行走自如的殘廢可能的。
(8)內部傷害:內臟損傷、內出血或傷及胸膜的;
(9)凡不在上述范圍以內的傷害,經醫生診斷后,認為受傷較重,可根據實際情況參考上述各點,由企業提出初步意見,報當地勞動安全管理部門審查確定。
3.死亡事故:指事故發生后當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負傷后在30天內死亡的事故。死亡的損失工作日為6000日(這是根據我國職工的平均退休年齡和平均死亡年齡計算出來的)。
急 性中毒是指生產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內通過人的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大量進入人體,內,使人體在短時間內發生病變,導致職工死亡或必須接受急救治療的事故。急 性中毒的特點是發病快,一般不超過一個工作日。有的毒物因毒性有一定的潛伏期,有可能使受害者在結束工作數小時后發病。
此種分類中所涉及的損失工作日數,均可按GB6441—86中的有關規定選取或計算。
什么是補充工傷保險?
十級工傷可享哪些待遇?
職工能自愿棄繳社保嗎?
職工發生工傷后該如何辦理工傷手續?
關于工傷的20個問答
企業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可以認定為…
男子猝死在工作倉庫附近,釘釘沒打卡…
上下班路上發生車禍算工傷嗎?發生交…
傷亡事故的分類
事故類別劃分
什么是工傷和工傷事故分類?
工傷認定申請時間是多少?
工傷處理協議書
工傷保險的基本原則
工傷保險的作用與意義
2010年工傷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