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構建雙重預防機制:

2. 雙重預防機制內容:
序號 成果目標
1 建立安全風險清單和數據庫
2 制定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3 設置重大安全風險公告欄
4 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
5 繪制企業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
6 繪制企業作業安全風險比較圖
7 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
8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9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或數據庫
10 制定重大隱患治理實施方案
| ? | ? |
3.風險分級管控體系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關系:

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是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基礎”。
根據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要求,企業組織實施風險點識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典型措施制定和風險分級,確定風險點、危險源為隱患排查的對象,即“排查點”。
通過隱患排查,可能發現新的風險點、危險源,進而對風險點和危險源信息進行補充和完善。
風險分級管控:
風險分級管控是指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
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原則是: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
“紅橙黃藍”四級(紅色最高)

隱患排查、隱患治理、隱患信息:
隱患排查是指企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并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的工作過程。
隱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包括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職責分工明確整改責任,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資金、實施監控治理和復查驗收的全過程。
隱患信息是指包括隱患名稱、位置、狀態描述、可能導致后果及其嚴重程度、治理目標、治理措施、職責劃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總稱。企業對事故隱患信息應建檔管理。
4.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隱患排查治理流程圖

5.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流程:

6. 隱患分級排;
公司級: 通常風險級別為I級和II級的風險點,I級和II級風險點通常應包括重大危險源,風險點所產生的后果嚴重、易產生重大隱患的風險點,或后果不嚴重、但發生概率較高的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
專業級: 專業管理直接管理或相關的活動、過程、裝置、設施、設備、物料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如供電專業的排查點可包括高壓線路、高壓配電、低壓配電、配電柜(箱)、避雷系統、檢維(搶)修等活動等風險點中的危險源。
車間級: 基層單位管轄范圍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可設為排查點,包括在本區域內的公司級、專業級排查點。
班組級: 除專業能力或設備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實施排查的危險源,將本班組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可設為排查點。
崗位級: 除專業能力或設備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實施排查的風險點,將本崗位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應設為排查點。

7. 風險分級管控程序

8.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

9.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流程

鄉鎮安全生產明白卡
安全生產明白卡(商貿企業)
中秋假期安全提示!
如何降低高處作業風險?
秋冬季節,這些安全注意事項要牢記
歲末年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提示
冬季企業生產過程中如何防范事故發生?
冬季安全生產 警惕這8點!
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應注意的六…
圖文詳解雙重預防機制
企業經營的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當前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安全工作思路及重點
淺談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和幾點建議
淺談如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四不傷害”的內容及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