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傷亡事故發展趨勢預估
??? 基本估計:按近期發展趨勢,在2004年以后的幾年里,傷亡事故總量下降的可能性較小。從統計規律分析,我國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從1999年以來,一直是呈上升趨勢,目前沒有發現有顯著下降跡象。占我國傷亡事故總數比例較大的第一是交通事故,第二是工業事故,第三是火災,其它幾類事故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從1990年到2003年,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由當時49271人已增加到104372人,每年平均增加4000人,增幅在5%左右。2003年與2002年相比雖然略有下降,如考慮非典等因素影響,2003年第二季度GDP指數僅為6.7,比年平均值9.1低2.4,其三個月平均死亡人數明顯低于年平均值(實際是另一種負面的干預),升降尚難定論,但考慮汽車保有量急速增加,交通壓力逐漸加大等因素,上升趨勢近期很難改變。火災死亡人數近十幾年一直在2500人左右徘徊,也沒有確切下降的趨勢性變化。第三類,工業事故的情況更加嚴峻,從2000年到2003年,工礦事故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年增幅在7%左右。考慮到煤炭產量需求增加,化工、建材和冶金等基礎工業進一步發展和基本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等因素,2004年工礦事故死亡人數可能會出現新高,增長幅度可能在5~8%左右。
??? 綜上所述。2004年乃至今后3~5年時期內,傷亡事故的風險將有增無減。如干預措施不力,投入不足,無論是事故總量,還是各類事故的傷亡人數都會有所增加(今后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由于瞞報漏報造成的統計報告誤差無法估計在內),形勢將依然十分嚴峻。由于多年來我國事故傷亡統計數據波動幅度較大的特征,給事故趨勢預測帶來很大困難,如僅根據前后一、二年的變化和同期對比數值大小,就得出趨勢可能出現上升或下降的判斷,應十分慎重。?

圖3? 1993-2003年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
圖4? 1993-2003年全國火災死亡人數
?
圖5? 1993-2003年全國工礦企業死亡人數
??? 強化國家干預,實現形勢好轉
???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發展是第一要務,我國是要在加快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的物質精神水平。在這種形勢下,不可能以壓縮經濟總量,放慢增長速度,減少第二產業比重來解決安全生產問題,也很難要求國家和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增加超出承受力的投入。但另一方面為實現“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又迫切要求迅速扭轉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不利局面,尤其要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事故死亡人數上升的勢頭。為實現這些目標,應從國家發展戰略高度,把安全生產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使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控制傷亡事故風險納入國家總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用法制、管理、經濟和文化等一切可調動的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加大國家干預力度,將事故頻率和傷亡人數都控制在可容許的范圍之內。
??? 回顧工業化國家安全生產工作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自然本能、法制監督、自我約束和安全文化四個發展階段,我國目前基本上處在法制監督時期。這一歷史階段的特點就是要求國家把強制性執法監察和督促企業守法作為安全生產的最主要任務。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行政和計劃之類的干預效果實際上難以確定,顯然法治應成為最有效的國家干預行為,尤其是對風險程度高、事故隱患突出的企業嚴格檢查,嚴肅處理。強制執法對提高企業安全水平和預防事故發生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安全生產執法監察體系無論從規模還是權威性上都難以適應日益繁重的行政執法需求,應盡早解決。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