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一旦出現傷亡事故,應按照國家標準向1986-05-31發布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進行及時調查分析。調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擬定改進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一、工傷事故的含義和原因分析
車間職工發生的傷亡,大體分成兩類。一是因工傷亡,即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意外傷亡而造成的事故,或雖不在生產和工作崗位上,但由于企業的機器設備,衛生設施等勞動條件不良,使人體受到打擊或侵襲而引起的傷亡事故,都應算作工傷事故。二是非因工傷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統計的是因工傷亡的數字,非因工傷亡不包括在內。
工傷事故的調查統計應按照《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辦理。根據規程規定:工人職員發生工傷事故,使本人工作中斷,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的人,應立即報告工長,工長應立即報告車間主任,車間主任必須在下班前報告廠長。
對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要及時進行分析、通常在生產管理上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設施、設備、工具、附件結構,材質有缺陷;
2.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3.個人防護用品缺乏或有缺陷;
4.光線不足或工作地點及通道情況不良;
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制度或者不健全;
6.勞動組織不合格;
7.對現場缺乏檢查或指導有錯誤;
8.設計有缺陷;
9.不懂操作技術知識;
10.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差;
11.其它。
由于生產管理不善,而導致事故的原因很多,往往一件事故牽涉到好幾個原因,所以,每一件事故中必須找出一條主要原因,以供統計分析。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