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查程序
對于任何事故的調查,在確定事故致因之前,都必須盡可能多的收集證據.
經過時間考驗受到高度評價的正規調查程序包括以下七個步驟:(1)調查授權;(2)事故初步了解;(3)事故前實際情況調查;(4)事故損壞檢查;(5)探訪證人;(6)研究和分析,(7)準備調查報告.
步驟(1),(2)和(3)應該循序進行.步驟(4),(5)和(6)不需要排定任何特別的順序,可以在這三個標題下分別進行.隨著調查的進展,就可以開始步驟(7)的工作.前面步驟的進一步信息,應該不斷補充進去.
2.調查授權和事故初步了解
調查授權是指調查者從上一級領導那里接受調查任務.在這一階段,調查者得到的只是事故調查的總體指令和籠統的事故描述,沒有太多的事故細節.這一步驟的必要性僅在于,只有完成了這一步驟,調查者才能展開后續工作.
初步了解這一步驟的目的是,使調查者概括了解事故的全貌,以便更容易理解下一階段收集到的信息的價值和意義.在這一階段,調查者對事故還不會有中肯的恰當的評價.在許多情況下,初步了解只需要消耗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
3.事故前實際情況調查
可以把實際情況劃分為"硬件"和"工藝過程"兩部分.
硬件:工程設計圖紙,事故前其他活動的舊照片等.從上述信息源可以廠解到設備和物料的狀況.
工藝過程:調查者可以考察設計幾乎相同的鄰近工廠類似的工藝過程,也可以與對工藝過程熟悉的證人進行討論.石油煉廠和化學加工廠都是一天24h輪班運轉,其他班的人員也可以提供硬件和工藝過程方面的幫助.
總之,調查者對于事故工廠的設備,工藝過程,有關物料的性質必須相當熟悉.只有這樣,才能恰當地使用證據,形成事故前實際情況的完整印象.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