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調查和分析技術概述
在事故管理技術中,事故調查和分析技術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統計分析技術的基礎、是預防技術的基礎。因此,掌握事故調查分析技術是每一個專職安全員和生產組織者的素質要求。
?。ㄒ唬┦鹿收{查的目的
調查事故的目的在于查找引起事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我國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中將事故的原因大體上分為三大類:
1、物質技術原因
2、管理原因
3、人為原因
一起事故發生后,將原因歸納于上述三類中的哪一類,抑或哪兩類或者三類都有?生產組織者和專職安全員應從中吸取什么教訓?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這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否則就會造成人們的思想麻痹和管理上的松懈。
(二)事故發生的順序及其連鎖反應
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首先要知道事故的組成要素。一般說來,事故是由以下幾個要素組成:
1、人的素質(包括家族遺傳、社會環境因素)
2、個人的缺陷
3、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機械的物理的隱患所引起的危險性
4、發生事故
5、造成傷害和物質損失
這五個要素是在時間進程中按序號依次發生的,是連鎖反應。如果我們從事故造成的后果為出發點去追朔事故的發生的有關因素,研究哪些因素以及他們以何種關系發生作用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結論。在安全系統工程學中,人們應用的故障樹分析法,就是把事故后果最為頂上事件,追朔各有關因素的。(圖略)目前,國際安全技術研究者們稱之為“馬爾科夫過程”。
(三)事故的本質
前面說過,事故的原因共分為三大類,而直接造成事故中人身傷害的原因,我國的有關標準將其分為20類,這些類別只說明起因物,不能反映事故的本質。
我們試從人—機系統的作業情況來分析事故的本質。企業的生產,尤其是大型廠礦的生產都是由操作者及其操作對象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來實現的。機器設備的運轉依靠能量,輸送到生產現場的能量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根據生產的目的和手段,他們是可以相互轉變的。一般說來,能量可分為:
1、勢能
2、動能
3、熱能
4、電能
5、化學能
6、原子能
7、其他能源
這些能量按一定方式、沿著既定的軌道輸入生產設備,以滿足某種意圖而達到正常的作業。在這種狀態下,能量的流動而形成的能量流是局限在一定范圍內的。比如電能在輸電線中流動,通常是不會泄漏的;但是,如果操縱設備的電器開關發生質的損壞或線路的接頭處裸露,這個點就可能成為操作者與能量流的接觸點;當操作者的行為或動作超出正常狀態即所謂違章作業時,電能就會逸散出來,電能經接觸點進入人體,而人體這一有機物體則會經受不起過多電能而損壞,造成電傷或死亡。
由此可知,事故的本質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能量的逸散。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