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屬企業和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放任自流,沒有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對安全工作也為直接進行檢查。
(5)城市規劃與消防工作脫節。
4.某市“8·4”重大煙花爆竹爆炸事故
某市發生重大煙花爆竹爆炸事故,死亡27人,失蹤1人,傷26人,相連的3幢五層樓房,1幢全部塌垮,2幢嚴重受損。
本次事故的教訓如下:
(1)安全工作有死角,國家的要求沒有落實到位。
(2)執法不到位,應全方位、全過程的加強安全管理。
(3)安全意識差,應加強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加大安全生產宣教工作的力度。
(4)腐敗因素的存在,也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
(5)安全管理技術比較落后。
5.某礦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某市某煤礦發生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經濟損失480萬。
這次事故的教訓是:
(1)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擺正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按規定配齊安全檢查人員,嚴格執行業務保安制度,建立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
(2)立即理順通風系統、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消滅串聯通風,實行以風定產,規范瓦斯檢測工作,杜絕生產區域內的一切火源。
(3)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加強技術、機電設備和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4)加強三級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素質,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5)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深入一線,深入井下,靠前指揮,切實幫助、督促企業解決安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通過以上幾起事故案例的事故教訓的分析,可以看到,事故教訓和整改措施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是否貫徹落實了有關的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
(2)是否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術防范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范措施執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訓教育和宣傳及貫徹是否到位,職工的安全意識是否到位。
(6)有關部門的執法力度是否到位。
(7)企業負責人是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敗現象,因而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9)是否落實了有關“三同時”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四節 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也稱安全對策措施,即針對發生事故的原因、性質、類別采取相應的安全對策。
一、制定安全整改對策措施應遵循的原則
在制定安全整改對策措施時,應遵守的原則,可以參照第一章預防事故的對策措施的基本原則部分,此處不再敘述。
二、安全技術整改措施
針對不同的事故及其原因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整改措施。
(一)防火防爆技術措施
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因素很多,一旦發生事故,后果極其嚴重。為了確保安全生產,首先必須做好預防工作,消除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因素。從理論上講,使可燃物質不處于危險狀態或者消除一切著火源,這兩項措施,只要控制其一,就可以防止火災和化學爆炸事故的發生。但在實踐中,由于生產條件的限制或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僅采取一種措施是不夠的,往往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程度。另外,還應考慮其他輔助措施,以便在萬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減少危害的程度,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這些都是在防火防爆工作中必須全面考慮的問題。
1.防止可燃可爆系統的形成
防止可燃物質、助燃物質(空氣、強氧化劑)、引燃能源(明火、撞擊、熾熱物體、化學反應熱等)同時存在;防止可燃物質、助燃物質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在爆炸極限范圍內)與引燃能源同時存在。
為防止可燃物與空氣或其他氧化劑作用形成危險狀態,在生產過程中,首先應加強對可燃物的管理和控制,利用不燃或難燃物料取代可燃物料,不使可燃物料泄漏和聚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次是防止空氣和其他氧化性物質進入設備內或防止泄漏的可燃物料與空氣混合。
(1)取代或控制用量。
(2)加強密閉。
(3)通風排氣。
(4)惰性化。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