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根據建筑物的實際特點,優選屋面或外墻的保溫隔熱材料系統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溫板粘貼、保溫板干掛、聚氨酯硬泡噴涂、保溫漿料涂抹等,以保證保溫隔熱效果,并減少材料浪費。
7、加強保溫隔熱系統與圍護結構的節點處理,盡量降低熱橋效應。針對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溫隔熱特點,選用不同的保溫隔熱材料及系統,以做到經濟適用。
4.3.4 裝飾裝修材料
1、貼面類材料在施工前,應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減少非整塊材的數量。
2、采用非木質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質板材。
3、防水卷材、壁紙、油漆及各類涂料基層必須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脫落。各類油漆及粘結劑應隨用隨開啟,不用時及時封閉。
4、幕墻及各類預留預埋應與結構施工同步。
5、木制品及木裝飾用料、玻璃等各類板材等宜在工廠采購或定制。
6、采用自粘類片材,減少現場液態粘結劑的使用量。
4.3.5 周轉材料
1、應選用耐用、維護與拆卸方便的周轉材料和機具。
2、優先選用制作、安裝、拆除一體化的專業隊伍進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應以節約自然資源為原則,推廣使用定型鋼模、鋼框竹模、竹膠板。
?
?
4、施工前應對模板工程的方案進行優化。多層、高層建筑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模板體系,模板支撐宜采用工具式支撐。
5、優化高層建筑的外腳手架方案,采用整體提升、分段懸挑等方案。
6、推廣采用外墻保溫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術。
7、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轉式活動房?,F場圍擋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圍墻,或采用裝配式可重復使用圍擋封閉。力爭工地臨房、臨時圍擋材料的可重復使用率達到70%。
第四節? 4.4 節水與水資源
4.4.1 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工藝。
2、施工現場噴灑路面、綠化澆灌不宜使用市政自來水。現場攪拌用水、養護用水應采取有效的節水措施,嚴禁無措施澆水養護混凝土。
3、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應根據用水量設計布置,管徑合理、管路簡捷,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
4、現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用水必須設立循環用水裝置。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系統和節水器具,提高節水器具配置比率。項目臨時用水應使用節水型產品,安裝計量裝置,采取針對性的節水措施。
5、施工現場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處理系統,使水資源得到梯級循環利用。
6、施工現場分別對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確定用水定額指標,并分別計量管理。
7、大型工程的不同單項工程、不同標段、不同分包生活區,凡具備條件的應分別計量用水量。在簽訂不同標段分包或勞務合同時,將節水定額指標納入合同條款,進行計量考核。
?
?
?
?
8、對混凝土攪拌站點等用水集中的區域和工藝點進行專項計量考核。施工現場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統。
4.4.2 非傳統水源利用
1、優先采用中水攪拌、中水養護,有條件的地區和工程應收集雨水養護。
2、處于基坑降水階段的工地,宜優先采用地下水作為混凝土攪拌用水、養護用水、沖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3、現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噴灑路面、綠化澆灌等用水,優先采用非傳統水源,盡量不使用市政自來水。
4、大型施工現場,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區的大型施工現場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適宜的部位。
5、力爭施工中非傳統水源和循環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4.4.3 用水安全
在非傳統水源和現場循環再利用水的使用過程中,應制定有效的水質檢測與衛生保障措施,確保避免對人體健康、工程質量以及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第五節? 4.5 節能與能源利
4.5.1 節能措施
1、制訂合理施工能耗指標,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如選用變頻技術的節能施工設備等。
3、施工現場分別設定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用電控制指標,定期進行計量、核算、對比分析,并有預防與糾正措施。
4、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作面,以減少作業區域的機具數
?
量,相鄰作業區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安排施工工藝時,應優先考慮耗用電能的或其它能耗較少的施工工藝。避免設備額定功率遠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負荷使用設備的現象。
5、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
4.5.2 機械設備與機具
1、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
2、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避免大功率施工機械設備低負載長時間運行。機電安裝可采用節電型機械設備,如逆變式電焊機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電動工具等,以利節電。機械設備宜使用節能型油料添加劑,在可能的情況下,考慮回收利用,節約油量。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降低各種設備的單位耗能。
4.5.3 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
1、利用場地自然條件,合理設計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的體形、朝向、間距和窗墻面積比,使其獲得良好的日照、通風和采光。南方地區可根據需要在其外墻窗設遮陽設施。
2、臨時設施宜采用節能材料,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的材料,減少夏天空調、冬天取暖設備的使用時間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調、風扇數量,規定使用時間,實行分段分時使用,節約用電。
4.5.4 施工用電及照明
1、臨時用電優先選用節能電線和節能燈具,臨電線路合理設計、布置,臨電設備宜采用自動控制裝置。采用聲控、光控等節能照明燈具。
2、照明設計以滿足最低照度為原則,照度不應超過最低照度的20%。
?
?
第六節? 4.6 節地與施工用
4.6.1 臨時用地指標
1、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臨時設施,如臨時加工廠、現場作業棚及材料堆場、辦公生活設施等的占地指標。臨時設施的占地面積應按用地指標所需的最低面積設計。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緊湊,在滿足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設施占地面積有效利用率大于90%。
4.6.2 臨時用地保護
1、應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
2、紅線外臨時占地應盡量使用荒地、廢地,少占用農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時對紅線外占地恢復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護施工用地范圍內原有綠色植被。對于施工周期較長的現場,可按建筑永久綠化的要求,安排場地新建綠化。
4.6.3 施工總平面布置
1、施工總平面布置應做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為施工服務。
2、施工現場攪拌站、倉庫、加工廠、作業棚、材料堆場等布置應盡量靠近已有交通線路或即將修建的正式或臨時交通線路,縮短運輸距離。
3、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應采用經濟、美觀、占地面積小、對周邊地貌環境影響較小,且適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動態調整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鋼骨架水泥活動板房等標準化裝配式結構。生活區與生產區應分開布置,并設置標準的分隔設施。
?
?
4、施工現場圍墻可采用連續封閉的輕鋼結構預制裝配式活動圍擋,減少建筑垃圾,保護土地。
5、施工現場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臨時道路相結合的原則布置。施工現場內形成環形通路,減少道路占用土地。
6、臨時設施布置應注意遠近結合(本期工程與下期工程),努力減少和避免大量臨時建筑拆遷和場地搬遷。
5發展綠色施工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
5.1施工方案應建立推廣、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辦法。發展適合綠色施工的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技術,對落后的施工方案進行限制或淘汰,鼓勵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推動綠色施工技術的創新。
5.2 大力發展現場監測技術、低噪音的施工技術、現場環境參數檢測技術、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技術、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建筑固體廢棄物再生產品在墻體材料中的應用技術、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5.3 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如綠色施工的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動統計、綠色施工組織設計數據庫建立與應用系統、數字化工地、基于電子商務的建筑工程材料、設備與物流管理系統等。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精密規劃、設計、精心建造和優化集成,實現與提高綠色施工的各項指標。
6綠色施工的應用示范工程
我國綠色施工尚處于起步階段,應通過試點和示范工程,總結經驗,引導綠色施工的健康發展。各地應根據具體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考核指標和統計制度,制訂引導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激勵政策,促進綠色施工的發展。
?
機場北站高支模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電纜隧道換乘通道安全施工專項方案
滑坡段土石方安全專項方案專家論證
上海某風電安裝施工方案
滑坡處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高邊坡錨桿框架梁防護施工專項方案
井下明槽段施工方案
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方案
雨季施工措施專項方案
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工作方案
塔吊基礎施工方案
安全文明專項施工方案
夜間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施工臨時用電安全專項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