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據“安全、健康和環境”報道:
1. 明確改造的HSE管理目標
為了使乙烯生產裝置區改造標準地實現,明確了“不發生一起人身事故、不發生一起火災事故、不發生一起設備事故、不發生一次非計劃停車”的“四不”奮斗目標。
2.建立HSE管理體系
成立改造指揮領導小組,建立由公司領導、職能處室、項目部、生產廠、施工單位相關人員組成的管理網絡,形成了緊密化的指揮中心和監控體系,使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3.明確HSE管理責任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股份公司總經理對生產區改造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將安全責任逐級分解,明確了各級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及監護人員的責任,采用一級保一級的“馬特萊法則”來確保目標的實現。
4.風險評估與控制
4.1 LEC評估
認真開展HSE風險評估活動,從基礎加固、架設作業、吊裝作業、動火作業、乙炔瓶使用、射線作業、施工用電和職工個人勞動保護等8項施工活動中析出64個危險源,其中,二級危險源11個,三級危險源16個,四級危險源33個,五級危險源4個。
4.2 風險控制
對風險評估得出的二、三級危險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其風險等級。
1) 禁止機械破土作業,降低基礎加固過程中對地下管道、電纜可能造成的破壞;
2) 無論吊件大小必須設置溜繩,以免碰壞運行設施;
3) 實施吊裝前的報檢制度。檢查吊件上是否有懸浮物件,檢查機具、索具、卡扣是否有損傷或選用不當、倍數不夠等現象;
4) 使用導鏈吊裝物體時,嚴禁將導鏈掛在運行設備上,吊點必須選擇合適的位置;
5) 嚴格動火管理制度,對施工作業進行分區管理,每一個區的第一張火票必須由主管廠長簽出;
6) 施工作業前全面檢查裝置泄漏點,盡可能消除漏點,同時制作漏點分布圖,進行動態管理;
7) 鋼結構柱子加固時周圍懸掛石棉布或防火蚊帳,鋼結構加高時采用石棉布和防火布四周封閉維護,管道焊接時,四周用腳手架支護,腳手架上鋪石棉布,局部制作防火兜防止火花飄落和飛濺;
8) 配備2臺消防車現場監護;
9) 進入施工現場的燈具、開關、接線盒等工具必須使用防爆型,施工用電采取“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一保護”的配電方式,接線須經過驗收。
10)電焊機的把線和電源線不準裸露,嚴禁接觸到熱力、酸堿性、急冷的容器和管線上;
11)加強射線管理,公司專門下發了《65萬t改造放射探傷管理規定》,明確了申請程序,落實審批權限。
12)從施工工藝上改進方案,加大管線預制深度,減少現場作業點數量。
通過采取上述安全措施,二、三級的危險源的風險等級得到有效降低。
5.應急預案
針對施工中可能的突發事件進行預想,編制應急事故預案,如:生產裝置的緊急放空、物料突然泄漏、吊件墜落砸壞工藝管線、著火,等等。
應急預案明確了警報的方式、緊急事件發生時工藝上的處理步驟、車間與施工單位的聯絡方式、施工人員在接到警報后的操作要點(如盡可能關閉設備和電機、關閉配電板等)、施工人員尤其是高空作業人員的撤離路線、步驟,等等。
對施工作業中的人員傷害進行預想,編制人員急救措施,如:觸電、燒傷、中毒、機械傷害、化學燒傷,等等。
通過編制事故預案和組織演練,提高了全體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使職工掌握了一定的自救知識。
建立HSE體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
HSE管理體系的認證審核
企業安全文化與HSE管理體系
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實施HSE管理體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石化施工企業實施HSE管理勢在必行
內部HSE管理體系審核的策劃
石油天然氣鉆井HSE管理體系的實施
Q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檢查表
HSE管理方案的編制與實施
xx公司HSE管理評審報告
三合一體系管理評審總結
對HSE管理體系的認識——體系的建立
內部HSE管理體系審核的策劃
工程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
企業安全文化與HSE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