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對外形象,確保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達到顧客和其他相關方滿意的目的,組織越來越重視ISO9000(包括QS9000、TL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SA8000社會責任保障體系等的建立和實施。
毫無疑問,任何組織都期望在建立和實施這些管理體系時,能夠提高效率與效益,希望只建立一套管理體系,就能夠覆蓋盡可能多的管理體系要求,能夠得到盡可能多的認證證書。
筆者采用過程方法和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模式,研究和探索出一套能夠十分方便和簡單地“嫁接”多種管理體系要求的“管理平臺”,并在該管理平臺上成功地建立和實施了ISO14001和ISO9001一體化管理體系。
本文簡要介紹采用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模式建立和實施環境、質量一體化管理體系(以下簡稱一體化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
一、一體化管理及其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
ISO9000:2000標準所描述的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和PDCA循環是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其中,過程方法和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模式是核心手段。
1. 過程及有關定義
在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過程中,組織對“過程”及有關定義的理解非常重要。正如ISO9001:2000標準所定義,任何接受輸入并將其轉化為輸出的活動都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過程。一個過程應當是或者本身是一種增值轉換。
組織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應當由許許多多“過程”串聯或并聯而成,在組織內部組成“過程網絡”。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組織可以應用過程方法系統地識別和管理內部所涉及的過程和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聯系。
一體化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包括與管理活動、資源提供、廢棄物產生、產品實現、監視與測量、廢棄物處理、產品防護等有關的過程。
ISO14001/ISO9001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完整過程:輸入(資源+要求)、轉化(產品實現+廢棄物產生)、輸出(產品+廢棄物)。
每一過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資源、要求、產品和廢棄物。其中,“資源”是指實現顧客滿意產品所必需的資源,一般包括人員、設備、原材料、技術方法、監測手段和生產顧客滿意產品所需的環境等。“要求”指顧客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方的要求,包括對產品的要求和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任何要求。“產品”是指過程輸出的主要結果,也就是顧客和其他相關方滿意的產品(product)。同時,符合ISO9001標準1.1“總則”在注釋中所界定的:“僅適用于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產品”,即ISO9000標準3.4.2中“質量保證主要關注預期的產品”。“廢棄物(waste)”是指過程輸出的除產品以外的非預期的結果。廢棄物包括任何“副產品”、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和不合格品等,符合ISO14001標準所定義的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變化的,或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即等同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必須控制的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企業安全管理體系融合實踐
雙重預防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與…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礎…
質量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評審報告…
建立一體化風險防控體系 打造安全生…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手冊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手冊
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員工健康保障程序…
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什么是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礎…
QHSE管理體系簡介
產品生產過程及環境、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中石油QHSE管理體系
淺析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