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塵措施
??????? 煉鐵廠粉塵排放濃度較大的部位是出鐵場、溝下、膠帶機通廊和轉運站、料倉、爐頂等。煉鐵廠粉塵治理主要采用干式除塵系統(袋式除塵器)、電除塵和濕式除塵系統等。
??????? 1塵源密封
??????? 塵源密封是一種防止操作人員與粉塵接觸的隔離措施,并能緩沖含塵氣流的運動、消耗粉塵飛揚的能量、減少粉塵的外逸,為除塵創造良好的條件。防塵效果取決于揚塵點的密封程度,因此,塵源密封是粉塵綜合治理的重要環節。密封罩的技術要求如下。
??????? (1)密封罩應力求嚴密 在設計時應盡量減少罩上的孔洞和縫隙,密封罩上通過物料孔口應設彈性材料制作的遮塵簾,盡可能避免直接連接在振動和往復運動的設備上,膠帶機受料點采用托輥時,受料點下的托輥密度應加大或改用托板。
??????? (2)密封罩應不妨礙操作和便于檢修 根據生產要求,設置必要的操作孔、檢修門和觀察孔,門孔應嚴密、關閉靈活,密封罩應便于拆卸和安裝。
??????? (3)密封應注意罩內氣流運動的特點 要正確選擇密封罩的形式和排風點的位置,以合理的組織罩內氣流,使罩內氣流保持負壓。罩內應有一定的空間,以緩沖氣流、減少正壓。操作孔、檢修門應避開氣流速度較高的地點。目前,國內外所采用的密封形式有封罩、風膜(或叫氣膜)、水膜、垂幕。采用何種形式,要根據粉塵的特性和要密封的具體條件來選擇。
??????? 2物料輸送過程中的除塵
??????? 日本對原料系統粉塵治理的經驗是,原料從船上卸料過程就開始采用噴水除塵;從港口到原料堆放場大多數用膠帶運輸,而膠帶全部設有鋼板密封罩;原料場設有噴水裝置,水中加入3%醋酸乙烯樹脂防塵劑,使水滴落在料堆表面后結成一層硬殼防止粉塵飛揚;燒結礦和焦炭在送往貯料槽的過程中都采取密封和抽風除塵措施。
??????? 首先把散發粉塵的設備進行密閉,然后抽風除塵。除塵抽風點包括礦槽、焦槽等卸料口、振動篩、稱量漏斗、轉運站、給料器、爐頂上料口等。原料系統大約要有20~30個密閉抽風點,總風量可達3000~4000m3/min。除塵設備多采用大型反吹風袋式除塵器。鞍鋼11號高爐溝下除塵采用了大型反吹式除塵器。在各產塵點設有密封罩,凈化后的氣體經引風機排至煙囪放散。進口粉塵濃度為3g/m3,出口粉塵濃度為60mg/m3,處理風量為240000m3/h。在灰斗內收集下來的粉塵,經GX型螺旋輸送機、斗式提升機等輸送機械運送到灰倉。
??????? 3出鐵口除塵
??????? 出鐵場在打開鐵水口出鐵時產生大量的煙塵。出鐵場除塵一般采用兩個系統,即一次除塵系統和二次除塵系統。所謂一次除塵系統就是將鐵溝、鐵罐等處用密封罩罩起來,在罩子的適當部位設置除塵吸風口進行抽風除塵。但是在打開鐵水口和出鐵過程中仍有大量的煙塵溢出,因此在鐵水口處需再設置除塵系統,該系統稱為二次除塵系統。
??????? 4其他除塵措施
??????? ① 高爐區附近的公輔設施室內建筑物一般設置正壓送風,室外新風經過濾器處理后送入室內,以保證室內有良好的潔凈度;
??????? ② 車間內皮帶通廊、料場還設有灑水抑塵、沖洗地面設施,減少崗位粉塵對人體的危害;③ 鐵水罐修理庫的烘烤鐵罐廠房應設有自然通風,屋頂應設天窗,并應防止穿堂風將煙塵吹到其他作業區;在熱修平臺上應設有移動噴霧風扇;為給熱罐中的操作人員局部降溫應設有冷卻送風系統,送風口應對準熱罐中心,并能夠按需要轉動風口以滿足局部送風要求;
??????? ③ 割磚、磨磚機等處應設吸塵罩抽風除塵。從對新建煉鐵廠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結果來看,其粉塵危害基本得到控制。
??????? (二)防毒措施
??????? 據梁學邈等對某鋼鐵企業急性職業中毒調查結果,高爐煉鐵急性職業中毒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為主,占8830%。這與鋼鐵冶金的生產工藝密切相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防治應成為日后工作的重點。
冶金鐵路車輛現場事故救援技術研究與…
高溫液態金屬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鑄造車間通風除塵技術
煉鋼廠煤氣危險源(點)管理控制措施
轉爐冶煉高碳低磷鋼氧槍“氮攪”工藝…
低碳低硅鋼的冶煉實踐研究
冶煉煙氣脫汞技術進展
焊口熱處理安全措施
焊工崗位危險因素、事故防范及事故應…
乙炔氣割槍回火處理措施
焊接作業安全要求
ASM焊線機操作指導書
氬弧焊作業指導書
電烙鐵使用的注意事項
轉爐煤氣回收的安全措施
煉鐵廠冬季“四防”安全生產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