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特征
1.1 危險性分析
在裝運作業時,若運輸道路坡度過大、曲率半徑過小、危險路段無警示標志、路面不平、酒后駕車、疲勞駕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車輛傷害事故。
1.2 事故類型
車輛傷害事故。
1.3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和裝置
可能事故區域:采場、運輸道路。
1.4事故特征
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2 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自救組織機構
組長:裝運班組長
組員:全體裝運班組成員
2.2 職責
1)組長職責:
(1)組織編制現場處置方案;
(2)組織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指揮應急行動。
(3)及時掌握現場事故災害和險情;
(4)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啟動并組織實施現場處置方案,向應急指揮報告有關情況;
(5)組織落實現場善后恢復。
2)組員職責:
(1)實施現場處置,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物資和搜救被困人員;
(2)負責現場傷員的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決做好轉運準備;
(3)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證事故現場井然;
(4)疏散無關人員至安全地帶。
3 應急處置
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1)事故信息接受和通報程度
事故發現人員,第一時間以電話的方式通知應急自救小組,應急自救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以電話的方式通知各成員趕赴事故現場,啟動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2)擴大應急響應程序
啟動本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后,當事故不能有效處置,或者有擴大、發展趨勢,應急自救組長向應急指揮部申請啟動應急預案。
3.2應急措施
遇險人員要積極自救,同時要想方設法通知被救援人員自己所處的準確位置,以便得到及時救援,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相關救援設備、物資,對遇險人員進行搶救、搜救,傷員救出后迅速轉移至安全地帶。
3.3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系方式和人員
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系方式和人員情況見附件《應急指揮部、應急專業小組和相關單位的聯系方式》。
3.4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事故發生后,企業應當在1小時內向政府有關單位報告,可以先用電話報告,簡要說明車輛傷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車輛受損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待事故救援完畢后再以書面形式補報。
4 注意事項
(1)遇險人員救出后轉至安全地帶,及時進行緊急處理。
(2)險情發生至現場恢復期間,應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意外。
(3)救助人員要服從指揮,統一行動。
(4)及時將搶救搜救進展情況報告應急自救組長。
拉移變列車的安全技術措施
交通安全類危險源控制方案
施工現場車輛安全防范措施
行車臨危處置方法與事故防范
論我國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建設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一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二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三
淺談基層部隊車輛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
司機崗位安全風險點及防范措施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車輛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培訓
瀝青路面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及其措施
公交車火災多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鐵路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