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規范操作行為,確保配汽系統正常運轉。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新材公司加氣車間配汽崗位。
3. 職責
3.1依據待蒸養產品的工藝狀況,做好升壓、恒溫、降溫等時間調整。
??? 負責恒溫期間溫度調節控制。
3.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好本崗位的各項工作。
3.3持證上崗,遵守勞動紀律,精心操作,不脫崗、不睡崗、不準干私活。
3.4做到勤監視,勤調整,勤維護,保證壓力、水位、溫度正常,保證供汽、供熱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3.5保持配汽室內外衛生清潔。
3.6積極參加技術業務學習和本崗位練兵活動,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3.7增強質量意識,提高工作質量。
3.8有權正常操作、保養蒸汽管線和設備。
3.9有權指出工作中的違規操作。
4、 配汽崗操作規程
4.1 崗位工藝簡圖
調壓、降溫→關閉釜門→抽真空→升壓→恒壓→降壓
4.2 主要設備
真空泵、出水閥、高壓分汽缸、減壓閥、蒸汽閥、蒸壓釜、蒸壓釜控制柜、控制盤、水處理裝置、換熱機組。
4.3 班前準備
4.3.1 檢查蒸壓釜、主汽閥設備壓力是否正常,安全閥是否安全可靠。
4.3.2 檢查真空泵工作是否正常。
4.3.3 檢查各類閥門是否漏汽。
4.4 工作順序
4.4.1 將蒸汽調壓、降溫至工藝要求的數值。
4.4.2 與進釜工序配合,關閉釜蓋。
4.4.3 啟動真空泵,并打開抽真空的閥門。
4.4.4 蒸壓釜壓力為-0.04Mpa時,關閉抽真空釜的閥門和真空泵。
4.4.5 將減壓釜的閥門接通升壓釜的閥門進行倒汽。
4.4.6 當升壓釜的壓力達到0.3Mpa時停止倒汽,減壓釜的蒸汽排入空中。
4.4.7 當釜內壓力升至0.3Mpa時開啟釜兩端通向釜端密封圈的閥門,關掉頂墊氣源閥門,由蒸壓釜內壓力控制密封圈。
4.4.8 打開分汽缸通向升壓釜的閥門,送汽大小按工藝規定操作。
4.4.9 升壓速度應低于0.8Mpa/時,待壓力升至1.0Mpa時,關閉蒸壓釜的汽源閥門進行恒壓養護。
4.4.10 隨時觀察釜內壓力變化,若壓力低于1.0Mpa時需補充蒸汽,若壓力高于1.12Mpa且經調解后繼續升高時,應立即通知班長處理。
4.4.11 達到工藝要求的恒壓時間后,打開通向大氣的閥門(或倒向升壓釜)開啟降壓釜的閥門,按工藝要求緩慢降壓。
4.4.12 釜內壓力降至零時,通知釜門工出釜。
4.4.13 按工藝要求,向預養窯供汽。
4.5 注意事項
4.5.1 蒸壓釜在蒸養時,必須進行三次排污。
第一次,釜內壓力達到0.3Mpa時。
第二次,釜內壓力達到1.0Mpa時。
第三次,降壓釜內壓力降到0.3Mpa時。
4.5.2 按時詳細、準確無誤地填寫蒸養記錄,每隔60分鐘記錄一次(抽真空、升壓、降壓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
4.5.3 抽真空開始要緩慢,以后要均勻。
4.5.4 降溫時要緩慢降溫,不得急速降溫。
4.5.5 抽真空時,如果壓力將不下,應檢查是否有漏汽部位。
4.5.6 當降壓釜壓力歸零,確認無余氣時,應通知開釜工檢查疏水閥門關閉,嚴防釜與釜之間發生截門不嚴,竄氣或制品未拉出,再次產生升溫升壓問題
4.5.7 配汽工要經常檢查分汽缸各閥門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
4.5.8 真空泵要勤注油,泵內不能缺水,抽真空時用通汽大氣閥來控制抽真空速度。
4.5.9如發生壓力表失靈或安全閥失靈時,應立即停止供汽通知有關人員修理、更換,嚴禁壓力容器帶病作業,更不能超壓運行。
4.5.10 操作工有權拒絕危及安全的違章指揮和操作命令。
4.5.11 交接班時,應把設備運轉情況及蒸壓釜供汽排汽運行記錄交接清楚,并檢查蒸壓釜情況,接班人員應進行全面檢查后在進行接班。無特殊情況不得代交接班。
4.5.12 本崗位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獨立操作。
4.6 交班要求
4.6.1 交班前應將設備情況及注意事項記錄好并交清。
4.6.2 講衛生清理干凈。
4.6.3 將有關設備擦拭干凈。
4.6.4 將本班發生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和下班可能出現的問題交清。
4.6.5 記錄準確無誤。
4.6.6 發現的設備缺陷匯報班長并填寫《設備缺陷記錄》,交事業部分管領導或直接與檢修聯系處理。
5、配汽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5.1配汽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通過考核后才能上崗操作。
5.2上崗前穿戴好本崗勞保用品。
5.3凡從冷態投用的管道,開始投用時,必須保證及時順暢疏水,在使用中可能產生冷凝水的設備必須疏水。
5.4閥門法蘭處不得大量漏汽,加壓盤根,緊固螺絲等檢修時,嚴禁帶壓操作。
5.6為防止配汽工誤操作,配汽房應設有“升壓”、“橫壓”、“降壓”、“有人工作”的標牌各兩塊并由配汽工及時把與釜的狀態相應的標牌懸掛在每條釜的配汽閥門上。
5.7制品入釜、釜門關好通知后,應進行檢查,釜門是否按規定關好,釜齒是否完全嚙合,安全排汽手柄是否鎖好,確認完好時,方可供汽。
5.8待釜內壓力達到工藝要求的壓力以后,關閉送汽閥門和頂墊閥門,打開通往釜內的頂墊管路閥門,使頂墊汽壓與釜內汽壓均衡,達到頂墊密封效果。
5.9嚴格控制釜內壓力,如果出現壓力超過1.2MPa,及時通知當班班長。
?
拉移變列車的安全技術措施
交通安全類危險源控制方案
施工現場車輛安全防范措施
行車臨危處置方法與事故防范
論我國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建設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一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二
從車身結構談汽車安全 三
淺談基層部隊車輛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
司機崗位安全風險點及防范措施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車輛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培訓
瀝青路面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及其措施
公交車火災多發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鐵路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