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在生產過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我們黨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視。楚雄礦冶在安全生產中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貫穿于整個安全生產過程,提出了當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生產向安全讓步,當通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生產向通風讓步。
安全第一的思想還體現在安全工作具有一票否決權,還體現在資金投入上保證安全第一,安全培訓上安全第一,各種會議安全第一等等。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安全第一,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以人為本,就必須珍愛人的生命;科學發展,就必須安全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構建安全社會。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對于捍衛人的生命尊嚴、構建安全社會、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安全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始終堅持安全第一。
堅持預防為主。預防為主,就是把安全生產工作的關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預教、預測、預報、預警、預防的遞進式、立體化事故隱患預防體系,改善安全狀況,預防安全事故。
預防為主體現了現代安全管理的思想?,F代安全管理的理念就是事先預防時期,預防為主的方針又有了新的內涵,即通過建設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實安全責任、加大安全投入,構筑堅固的安全防線。具體地說,就是促進安全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的互動,為預防安全事故打造良好的“習慣的力量”;建立健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如《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許可制度,“三同時”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等等,依靠法制的力量促進安全事故防范;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戰略,把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上;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問責制,創新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的腐敗行為;健全和完善中央、地方、企業共同投入機制,提升安全生產投入水平,增強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堅持綜合治理。綜合治理,是指適應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的要求,自覺遵循安全生產規律,正視安全生產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抓住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齊下,并充分發揮社會、職工、輿論的監督作用,有效解決安全生產領域的問題。實施綜合治理,是由我國安全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和面臨的新形勢決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主體多元化,不同利益主體對待安全生產的態度和行為差異很大,需要因情制宜、綜合防范;安全生產涉及的領域廣泛,每個領域的安全生產又各具特點,需要防治手段的多樣化;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從文化、法制、科技、責任、投入入手,多管齊下,綜合施治;安全生產法律政策的落實,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有關部門的合作以及全社會的參與;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既存在歷史積淀的沉重包袱,又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帶來的挑戰,要從根本上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就必須實施綜合治理。從近年來安全監管的實踐特別是今年聯合執法的實踐來看,綜合治理是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最有效手段。因此,綜合治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很強的針對性,是我們黨在安全生產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決策,體現了安全生產方針的新發展。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安全第一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統帥和靈魂,沒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預防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撐,綜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據。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徑。只有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建立事故隱患預防體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減少事故損失,實現安全第一。綜合治理是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斷健全和完善綜合治理工作機制,才能有效貫徹安全生產方針,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到實處,不斷開創安全生產工作的新局面。
安全是一項一本萬利的投資
安全管理的人性悖論:馴化本能與激發…
安全駐廠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國內企業安全管理目前面臨的現狀
安全靠干不靠編
淺談事故管理策略
當好第一責任人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中“可以處” 自由…
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談談“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
我對信息安全的看法
如何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如何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淺談我對食品安全的一點看法
淺談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之我見
墨菲定律給安全管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