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隱患排查治理?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 應用探索
1? 引言
在國家發布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規范》GB/T28001——2001后,施工企業積極采用標準中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原則與程序,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分析方法,開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控制施工全過程中的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消除了事故隱患,并以此建立了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持續改進了職業安全健康績效。2007年5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各單位又按要求開展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2008年2月1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實施《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后,要求各行業、各單位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而在開展事故隱患排查的實際工作中,大部分施工企業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過程,完全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完全分割開,無形中造成了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兩層皮”。本文對已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規范》GB/T28001——2001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施工企業,在開展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如何運用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供參考。
2?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工作開展情況分析
2.1?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應用現狀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與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都應是一個不間斷的PDCA循環的過程,這就要求已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施工企業必須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但是就目前各單位的實際做法來分析,存在為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而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為了開展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而泛泛地進行隱患排查的檢查,將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做為一項運動來抓。那么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施工企業開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何在?。
2.2? 定義分析
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規范》中,危險源辨識是指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風險評價是指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過程。
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中,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從定義上分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所述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是識別與各項作業活動有關的所有危險源,考慮誰會受到傷害及如何受到傷害,找出可能導致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的根源或狀態,并通過對某一特定傷害、損失等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綜合評價,確定作業風險有哪些特性的過程。在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的過程中,必須考慮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和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2002-2016年我國地鐵施工安全事故規…
北京地面沉降災害評估指標及標準劃分
高速鐵路架橋機過槽形梁架設施工技術
高速鐵路載體樁復合地基施工技術
滲鋁鋼抗應力腐蝕開裂及抗氫脆性能研究
青島地鐵工程建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研究
軟土地層中地鐵隧道透水事故處理及修…
軟土地區樁基施工對緊鄰運營地鐵隧道…
淺析進一步加強項目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
安全意識與安全教育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
項目安全管理淺談
淺談工地現場安全文明施工
淺談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鉆孔灌注樁偏位的原因及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