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工程建設中混凝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從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控制,質量的保證措施以及混凝土養護時間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 ,技術管理, 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種大型建筑的建設工作層出不窮。如大型水庫、大型建筑、大型橋梁等,使大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程不斷增加,建筑學家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是:“結構斷面最小尺寸80cm 以上,同時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預計超過25℃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溫度裂縫的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裂縫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1.在混泥土施工過程中,要控制水化熱的產生,關鍵在于材料。材料不同,其特點不同,比如,具有早強性能的水泥,它的水化熱較高,收縮性也較大。在施工中,我們可以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碎石或卵石作為粗骨料。一般粒徑在5~30mm 之間,含泥量一般應≤1%,其具有良好的形狀,質地堅硬,細長和片狀顆粒不多于10%,不含風化顆粒。就細骨料而言,一般選用中砂,含泥量≤1%,色澤均勻、干凈,細度模數方面,控制在2.7 左右,砂率為30%~45%。UEA-M 復合膨脹劑可作為膨脹劑來選用,能夠起補償收縮的作用。為了降低早期水化熱以及增強后期強度,可選用顏色淺、細度小、質量穩定的優質Ⅰ級粉煤灰以及木鈣減水劑。為了延長混凝土的終凝時間,減少早期水化熱的集中產生,我們在攪拌的過程中,還應該添加些緩凝劑;還應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可以在18~22 之間,目的是減少用水量,從而使水化熱降低。產生水化熱的兩個基本條件是水泥和水,我們可以通過上述辦法減少兩種材料用量從而減少水化熱的產生。
2.采用較大粒徑的粗細骨料在規范允許的條件下,盡量采用較大粒徑級配連續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因為增大骨料粒徑,可減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縮和泌水隨之減少;同時亦可減少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的水化熱減少,最終降低了混凝土的溫升。實踐表明,采用較大粒徑的骨料配置同樣強度的混凝土,在水灰比相同的條件下水泥用量可減少40~50kg,用水量也會相應減少。
3.混凝土配合比的調配。混凝土標號和抗滲等級應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應提供有合格證書的復合高效防水劑、水泥、砂、石,委托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試配,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據天氣實際情況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和含水量,以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和設計要求。
4.采用合適的施工方法。大體積混泥土產生裂縫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體積混泥土裂縫的有效措施。
(1)混凝土澆筑方法。混凝土的澆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層、連續逐層推移、一次到頂的方法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每層混凝土初泥前都確保被上層混凝土覆蓋,保證上下層澆筑間隔不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避免施工裂縫出現。依據設計圖紙中的后澆帶將整個大底板劃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區段,每個區段獨立一次澆筑完成。
(2)混凝土振搗方式。在澆搗混凝土時使用振動棒。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可進行二次振搗,這樣就可以防止混凝土泌水時在粗集料和水平鋼筋下部產生水分,形成空隙,使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把握力增強。預防因塑性沉落的出現而產生的裂縫,使內部微裂情況的發生頻率降低,保證混凝土更加密實,減少裂縫的產生,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3)泌水處理。在澆搗混凝土的過程中,將有大量泌水和浮漿涌出,然后順著混凝土的坡面流入側模底部,側模底部的開孔可以將泌水從基坑中排出。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和頂端模版將要接觸時,就換個方向澆筑,使水集中在一處,隨即用水汞將水排出,減少混凝土表面裂縫,保證品質優良。
(4)表面處理。對于表面水泥漿較厚的泵送混凝土,澆筑大約2 到8 小時后,起初可以用長刮尺按一定程度刮平,為了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密實,刮平后用木板反復壓過,最后用貼面板收面。收面后應該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
(5)加強施工管理。混凝土結構中各處強度不一樣,強度低的地方會最先產生裂縫,從而向四周擴展,制作混凝土時把關不嚴,離差系數就會增大,從而導致裂縫增多。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必須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把關,提高質量。
2002-2016年我國地鐵施工安全事故規…
北京地面沉降災害評估指標及標準劃分
高速鐵路架橋機過槽形梁架設施工技術
高速鐵路載體樁復合地基施工技術
滲鋁鋼抗應力腐蝕開裂及抗氫脆性能研究
青島地鐵工程建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研究
軟土地層中地鐵隧道透水事故處理及修…
軟土地區樁基施工對緊鄰運營地鐵隧道…
淺析進一步加強項目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
安全意識與安全教育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
項目安全管理淺談
淺談工地現場安全文明施工
淺談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鉆孔灌注樁偏位的原因及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