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體會和分析
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里程碑。目前,從全國來看,安全生產工作正處于關鍵的轉折時期,《安全生產法》的出臺,無疑將加快這個轉折時期的進程,對開創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新局面,將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安全生產法》第二章第三十八條中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從上述條款不難看出,一方面在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上,對安全管理人員賦予了權力,另一方面也對安全管理人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即:經常檢查生產作業現場,及時準確地處理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
那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術業務素質如何?其地位和待遇又怎么樣?是否運用好《安全生產法》所賦予的權力?能否承擔防止傷亡事故的責任?下面將對四川省宜賓市安全相關問題的調查情況介紹如下。
1 安全管理人員的組成
在宜賓市翠屏區的生產經營單位,其安全管理人員由以下6種人員組成:
1)安全工程專業高等或中等學校畢業的學生;
2)非安全工程專業高等或中等學校畢業的學生;
3)非安全工程專業的管理人員;
4)非安全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
5)復員轉業的軍人;
6)老工人等。
2 安全機構撤并情況
2.1 宜賓市翠屏區在80年代,有38個企業成立了專職安全機構。但是,在《安全生產法》頒布前,僅有3個企業存在安全專職機構,其中1個就是“宜賓五糧液集團公司”。
2.2 全國大一型企業,宜賓某化工廠,其安全專職機構變遷如下:
1995年前,該廠安全專職機構為技安環保處,共有人員23名,其中有3名處級領導干部;1995年與生產調度處合并;1997年,又與機動處合并;1999年,又與技術處合并,技安人員剩下5人(其中1人還承擔環保工作),實際只有4、5人從事安全工作,由技術安全環保處的1名副處長直接領導。
3 安全管理人員的處境和待遇
3.1 宜賓市某卷煙廠,原有技安環保科于1999年精減機構時被撤銷,其中1名安全管理員調往廠保衛科(理由是:都是安全工作)。保衛科長安排該員每星期值2個班,從事工廠安全保衛工作,嚴防偷竊分子,保衛國家財產的安全。在生產作業進行檢查安全時(該廠有空壓機、冷東機、制氧機共12臺),其安全管理員對空壓機上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爆破片的基本概念不清楚,更談不出什么是鉛封、超期、校驗時間的問題。
3.2 宜賓市翠屏區還有一個直屬航空工業二集團的某機械廠,是一個大二型企業,專職技安部門撤銷后,僅剩2名安全管理員工調往“制造工程部”。其工資系數為0.95,同在一個部里的生產調度員、生產計劃員的工資系數為1.5,發工資時就可以看出安全管理人員的待遇如何。假設全廠系數“1”為500元時,生產調度員和計劃員可發750元,而安全管理人員只能領到475元。
從本人所在地區的上述情況,使我們不難看出,當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業務水平,特別是安全管理人員的待遇、處境和地位等原因,造成這一“群體”人員流失嚴重。從在宜賓市翠屏區的生產經營單位來看,有一定安全理論知識,具有豐富安全管理經驗的安全管理人員(從事安全專業15年以上)僅占31.2%(包括已退休,被留用的老安全管理人員)。
綜上所述,鑒于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處理的狀況,只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政府、主管部門或企業,加強對他們安全技術業務的培訓,并不斷改善安全管理人員的待遇,穩定他們的工作情緒,才能使他們掌握好《安全生產法》賦予的權力,才能承擔起防止傷亡事故的責任。
那么,在當前形勢下,如何進行對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又怎樣進行培訓呢?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安全工作者探討的。
二 經驗與啟迪
在工業安全生產問題上,發展中國家今天的處境,正在重復工業發達國家昨天的遭遇。
20世紀初直至中葉,世界上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在工業生產中的傷亡事故也是相當頻繁和嚴重的,例如:美國在1907年至1968年曾發生多起煤礦傷亡事故,其中比較嚴重的4起煤礦傷亡事故,就死亡810人。
據有關文獻資料記載:從1870年至1910年的40年間,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有記載可查的鍋爐爆炸傷亡事故達1萬多起。其中在1905年3月20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個鞋廠,所使用的火管鍋爐發生了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117人受傷。在這個時期的鍋爐、壓力容器爆炸傷亡事故發生頻繁和嚴重。但是從1910年開始,工業生產傷亡事故便逐年下降,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期,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很少發生鍋爐、壓力容器爆炸傷亡事故。
那么,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為什么從20世紀初,工業生產的傷亡事故出現下降趨勢,特別是20世紀中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煤礦、鍋爐、壓力容器等爆炸傷亡事故出現了更為明顯的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加強了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特別是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提高預防、預控傷亡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是一個重要原因。下面介紹部分發達國家的培訓經驗和措施。
例1:德國專門的安全培訓,主要針對企業的安全工程師,對安全工程師的職責有明確規定,大學畢業且必須有2年的職業經驗,必須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企業安全工程師的權力很大,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下令企業停止生產。因此,安全工程師必須接受培訓,并須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書,方具備任職的條件。
例2:日本職業安全教育是人們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課,并貫穿于生產、科研(開發)活動的始終。首先,日本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辦廠辦社指導思想和“社訓”,其中必然會有本企業的安全文化內容。如:著名的化藥株式會社,它的安全教育是徹底的,以致凡是從事火工品生產的全體員工都具有“一旦發生事故,將關系到自己的生命”的危機感,其結果使之炸藥工廠成為所有工廠中最安全的企業。又如:日本也重視安全監察員和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并且進行嚴格的考核,不但進行安全理論和安全知識的考核,還要進行基本技能的實習和考核。一旦被錄用,用人單位為安全監察員配備專用車(配備檢測儀器和工具等)去執行工作任務,并有權起訴違反安全生產法規的企業(公司)的經理直至總裁。
例3:法國全國安全研究所1982年的培訓日程表中,決定舉辦4期專業培訓班,培訓對象主要是企業安全工程師,培訓的目的是根據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原則,讓安全工程師深入學習某些職業性危害的知識,以及掌握檢測和評價的方法和手段。
例4:英國預防事故皇家學會1982年安全培訓時間表中的部分內容:
1.企業安全檢查員培訓班舉辦6期,每期12天。
2.企業安全管理技術培訓班舉辦4期,每期5天。
其中,企業安全檢查員的教學大綱包括下列題目:(1)事故預防原則;(2)安全知識和公司的安全方針;(3)安全代表和安全委員會;(4)法定義務,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5)安全聯絡;(6)環境因素;(7)安全技術;(8)事故調查;(9)人體力學;(10)機器危害控制、衛生、化工產品、電氣設備、機械操縱、建筑和防火。
例5:國際勞工組織(ILO)對安全監察員的招聘和培訓。對于安全監察人員的招聘有多種不同的方式,一般應聘者需持有高等學校的畢業證書——有時要求理工科畢業,有時則不要求;且具有在工業部門中工作的經驗——以在中級管理部門工作過為宜,有時則要求在工會組織任過職。
錄選方法各國有所不同,這要視各個國家或地區競爭情況或個人的評價而定,凡在不要求有工作經驗的場合,新聘人員常以受訓者的資格,在監督部門、工業、采礦、商業或農業企業中開展工作。
鑒于安全和衛生活動日趨復雜,許多國家已采取一種對監察人員先進行專門的初訓,然后再作進一步培訓的方案,使安全監察人員熟悉新的技術和生產方法的最新進展。
例6:法國還規定,300人以上企業的所有員工必須進行培訓,培訓可以到專門培訓機構,也可以由企業和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則必須由專門機構進行培訓。全法國共計有1200名安全監察員,安全監察員和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均必須獲得勞工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這是其任職的必備條件之一。
例7:美國《礦山法》第115條和《聯邦法典》“礦產資源卷”的第48部分,規定了礦山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健康和安全的培訓,國家要為制訂的礦山安全與健康計劃提供培訓資金,采礦企業負責制定礦山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和安排培訓。
礦山安全與健康監察局所屬礦山健康與安全學院主要負責培訓礦山安全監察員。2000年,聯邦政府撥給美國礦山安全與健康監察局的財政預算為2.28億美元,其中撥給教育政策司為2685萬美元。
例8: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培訓中心,位于意大利的都靈市,培訓中心的校園小巧玲瓏,功能齊全,環境似花園,配備了21所公寓以及功能齊全的培訓設施。具體包括:30間教室、6間會議室、視頻會議室、新技術培訓試驗、多媒體設備和生產車間、計算機和網絡化的圖書閱覽室。
培訓中心除內部設施外,還與都靈市及周邊城市工業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充分利用企業的設施和環境,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參觀、考察和學習的機會。
三 途徑與措施
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在安全生產問題上沒有忘記歷史上沉痛的教訓和沉重的代價。他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走過了很多的途徑。本著“洋為中用”的原則,我們安全工作者應當受到啟迪,應當以《安全生產法》頒布為契機,進一步做好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其安全技術業務素質,以適應《安全生產法》的要求。下面提出培訓安全管理人員的途徑和措施,與安全工作的同行們進行探討。
1 按照《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建議國家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制定和頒發《安全管理人員技術業務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按上述辦法制定出本地區的實施細則,并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 各生產經營單位的主管部門,應嚴格按《安全生產法》第二章第二十條的規定,認真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業務考核管理辦法》進行考核和管理,對于合格者,上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安全管理人員上崗證”。
3 按照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做法,全國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應負責對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申請上報的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法規及通用安全技術知識的培訓、考核,對于考試合格者,發給《安全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證》(簡稱為“上崗證”),并發揮他們在安全生產方面“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4 培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老師,應由具有系統的安全理論知識,及在企業工作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并對其進行資質認可,以保證培訓教學的質量,而不一定都請“專家”、“學者”來給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授課。
5 對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應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應按照《安全管理人員技術業務考核管理辦法》做好監
安全生產無小事 企業安全靠大家
安全措施在大型起重船上的應用
網絡安全的現狀分析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大型場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服務器虛擬化安全措施探究
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
風險投資的風險防范及其項目經營風險…
試論危巖穩定性評價與防治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作用
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淺析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和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