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事故的爆發,在事故爆發之前,首先對城市的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分級和評價。按照我國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可以將危險源的危險性分成三級:一級為安全狀況;二級為臨界狀況,即事故爆發的邊緣狀態;三級為危險狀態。然后對危險性的臨界狀況和危險狀態進行詳細評價,找出隱患,立即采取措施,并對可能造成的后果,如事故發生的位置、空間發展范圍和危害范圍等進行分析和預測。一個有效健全的應急系統能夠實現對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分級,以及當危險源發生重大事故時及時生成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
2.2城市重大危險源應急系統結構和功能
重大危險源造成的危害性既與危險物品的性質、數量有關,又與城市應急系統的結構和健全度有關。目前,城市管理決策者已經認識到城市災害的嚴重后果,開始有針對性地制定計劃或采取措施預防或減緩城市災害,并逐步形成了城市重大危險源應急系統的初級模式,例如我國普遍采用的公安110、消防119和急救120等系統。最初的城市應急系統以有線電話為主進行報警或求助和指揮。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城市應急系統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出現了具有計算機骨干網絡和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無線網絡及集群調度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典型的有美國的911系統、英聯邦國家的999系統和歐盟國家的112系統等。城市應急系統從以通信系統為主,逐步向通信系統和信息系統相結合的方向發展[8]。
隨著城市交通大動脈的暢通,在信息資源共享基礎上,城市應急管理資源的共享能力進一步加強,提高了城市應急管理資源的協調能力,為以信息化和資源化為特征的縱橫交錯的城市應急管理網絡建設奠定了基礎(如圖2所示)。

城市應急系統是提高城市安全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建立高效統一的城市應急系統是城市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選擇,圍繞著城市應急管理資源,各應急管理主體借助共享的信息平臺,不僅能夠實現應急管理資源的網絡化協調,而且能夠實現這些資源的快速調度和應急反應,增強了城市應急管理系統的實時性和效率。
3.城市重大危險源應急系統協同機制
在保障城市安全動力的驅動下,各個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應急管理體系,有效地提高了我國城市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然而,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部門分割、缺乏統一指揮,突發事件發生時臨時搭建指揮機構,無法保證有效指揮;應急資源重復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9]。這些問題限制了城市應急管理系統作用的發揮,需要借助協同機制進一步完善。
3.1城市應急管理主體的整體協同
在城市應急管理系統中,城市應急指揮中心將不同部門的指揮系統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實現異構系統的互聯,同時還可以解決各系統之間的實時大容量數據交換、安全傳輸、授權認證、業務監管、多網融合等問題,具有統一接警、迅速定位、快速反應、業務聯動、集中監管、科學指揮、擴充性好等特點。
安全生產無小事 企業安全靠大家
安全措施在大型起重船上的應用
網絡安全的現狀分析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大型場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服務器虛擬化安全措施探究
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
風險投資的風險防范及其項目經營風險…
試論危巖穩定性評價與防治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作用
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淺析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和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